第13章(第8頁)

“臣不敢妄言!”武士開口說道,“但是黃公公說,陛下現在已經到了離不開吳王的地步,一刻不見老爺子就心急如焚。而且,當日老爺子急病之時,明顯有對群臣表明,立吳王為太孫之意。可是當時被太子妃和淮王打斷,老爺子脫危之後,立吳王為監國!”

“呵!太子妃?”朱棣依舊看着遠方,眼裡露出一絲嘲弄,“呂氏算什麼太子妃?她也配?”

朱棣是一個驕傲的人,從小驕傲到大。這世上能讓他欽佩的人不多,能讓他認可的女人更是隻有一個半。

一位是他的養母,卻一直被他奉為親生母親的已故馬皇後。另外半位,就是他已故的大嫂,昭告天下的大明太子妃,常氏。

呂氏在他心中不但配不上太子妃的名号,甚至連他嫂子的身份都算不上。

随即,朱棣的嘴角動動,臉上的嘲弄更深了,“淮王?這麼說,朱允炆也想趟這渾水?真是自不量力!”

“黃公公說,太子妃和淮王一直在暗中拉攏他!”武士回道。

“哈哈哈!”朱棣似乎聽到了什麼好笑的笑話,在窗口抑制不住的大笑起來,“他們娘倆還真是夠看得起他們自己的!”

朱允熥有想法,入了老爺子的眼緣,出乎朱棣的意料。

但是朱允炆他從來都沒放在眼裡,在他眼裡那就是一個隻會讀書跟小貓一樣的黃口小兒。

可是朱允熥呢?

朱棣的笑聲停止,腦中浮現一個總是躲在他大哥背後,偷看他們這些叔叔,不善言辭的孩子。

其實在他心中,他對朱允熥的觀感比朱允炆要好上許多,甚至隐隐的還真有那麼一絲絲親情在其中。

一是因為那個已經故去的賢惠的嫂子,二是因為朱允熥那個為大明立下赫赫戰功的外公。

朱棣第一次上陣,就在常遇春的麾下。

當時對陣的是北元的殘軍,常遇春大将軍直接扔給他一身鐵甲,一把斬馬刀,告訴他。軍中沒有啥鳥皇子,有的隻能是殺人的好漢子,是個帶把兒的就跟着老子屁股沖。

想到此處,看向窗外的朱棣情不自禁的笑了。

常遇春算是他在軍事上的啟蒙老師,那麼對朱允熥這個侄子,這個常遇春的外孫,他心中多少有些香火之情。

但是,想不到,那個曾經看起來那麼不起眼的孩子,現在卻是他最大的敵人。

“你下去領賞吧!”

那武士無聲的退下,朱棣仍然背着手站在窗邊,遙望夜色中的千裡山川。

視線中是灰蒙蒙一片分不清任何景色的黑幕,但是豁然之間,在朱棣的雙眸之中,一團火焰燃起,将那些縱橫交錯的河流與山川照亮。

那裡,是北平的更北方,那裡是最原始的荒涼,那裡也是多少漢兒心中的夢魇,那裡更是當年霍去病揚名的地方。

輕微的腳步聲,在身後微微響起。

道衍和尚姚廣孝潔白的襪子踩着光滑泛着微亮的地闆走來,默默站立在朱棣的身後。

朱棣眼中的火焰慢慢消退,笑容重新挂在臉上,“想起了一段舊事!”

姚廣孝也看着窗外的夜色,“說來聽聽!”

朱棣指着窗外,“我十三歲時曾和常大将軍約定過,将來我們一起征戰漠北,誓要掃清胡虜,讓中原不再受胡人蹄鐵踐踏,把大明的旗幟插到阿爾泰山,甚至更遠!”

話語中朱棣抿着嘴唇,眼神愈發明亮。此刻他的表情不像是一個城府深沉的王者,而更像一個心懷志氣的倔強少年。

“那樣的成就,不适合一個藩王,而更适合一位帝王。”姚廣孝的聲音很輕,“如果一位帝王做到了,他的成就遠超漢武唐宗!”

朱棣忽然一笑,“我不需要向世人證明什麼?我也不在乎所謂的功績!我知道我一定比曆代的帝王都強。”說着,眼神如劍,“因為,我從沒想過要病死在床上,我朱棣要死,也要死在戰馬上!死在大明國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