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學士,元史編修方孝孺出列。
“陛下,臣以為既然陛下龍體痊愈,吳王監國一銜該去了!”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
這人真敢說!
監國的這個頭銜,隻有陛下能開口說去,哪有你一個翰林學士上書的份?
果然,朱元璋的臉色有些陰沉。
他最是護犢子。
隻聽方孝孺話鋒一轉,“陛下,去了監國的頭銜,吳王殿下才可以來大學堂讀書呀!臣為殿下的師傅之一,殿下的課業可是落下不少!”
朱元璋轉怒為喜,沉吟片刻,“往後,中書舍人劉三吾,翰林學士方孝孺每日到奉天殿偏殿,為吳王教書!”
群臣再次驚詫。
皇帝态度已經表明了,就此說明。
大明的下一位儲君,已經呼之欲出。
“臣,謝陛下隆恩!”朱允熥和方孝孺同時拜道。
忽然,太和殿外,一個頭戴羽毛的禦林軍士,急速跑來。
手中帶着紅色大印的軍報,在清晨的陽光下,是那麼顯眼。
“報,八百裡加急,邊關大捷!”
“藍玉大将軍,大破僞元,殺敵三萬.........”
朱元璋迅速站起,“呈上來!”
第50章
黃沙
大明以武立國,最重戰功。
群臣目光之中,銀盔上插着羽毛的羽林軍士卒,快步上前,單膝跪地把軍報,雙手舉過頭頂。
朱元璋伸出手想去拿,半路卻又把手收回來。
“大孫,念!”
“是!”朱允熥興奮地說完,随後有些激動的拿起了邊關的軍報。
這是他第一次讀大明的捷報,更是他第一次見證大明的勝利。往往後世都說大明如何孱弱不堪,可是這個時代的大明,不但兵強馬壯名将如雲,而且敢于出擊,有着犯大明必誅的氣魄。
“臣藍玉啟奏陛下,臣于本月三日抵達洮州.........”
“僞元賊子狡詐,見大明大軍前來,則且戰且退逃至大漠....”
“臣知僞元賊子欲引臣入大漠,圍而殲之,故臣将計就計.....”
清晰嘹亮的聲音從朱允熥的口中發出,群臣們靜靜的聽着。
朱允熥一邊念着,腦中一邊浮現着關于邊關戰場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