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
朱允熥看看自己的身上,沒什麼不妥呀!
想說話,朱元璋已經背着手走遠了。
“爺爺!怎麼了?”朱允熥追上。
“他娘的,他還重孫子?你看給他美的?”朱元璋不屑道,“牙都沒了,還重孫子!”
哈,朱允熥懂了。
此刻朱元璋的表情簡直和自己前世的爺爺一模一樣,前世的爺爺總是催他趕緊相親結婚。并且對那些每天抱孩子出來顯擺的老頭老太太,表示深深的敵意。
“你得抓緊!”朱元璋忽然回頭,“大孫,你得抓緊!”說着,又想想,“抓緊點,咱死之前再看上一代人。”
“爺爺!”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孫兒連媳婦都沒有,哪給您生重孫子去?”
朱元璋大手拍拍腦門,“你看咱這記性!廖镛!”
“在!”侍衛中廖镛趕緊上前。
“去回宮裡去,告訴郭甯妃,咱要給大孫選媳婦,然後張羅張羅,看誰家有歲數差不多的,端莊秀麗的閨女。”
“是!”廖镛笑笑,轉身而去。
這年代沒有婚姻自由,自由戀愛就别想了。找什麼樣的都得認,而且因為禮法還必須相敬如賓。
再說朱允熥也到了結婚的歲數了,每天早上都是被憋醒,身體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朱允熥靠近主朱元璋笑道,“爺,您可得給孫兒挑一個好的!”
“娶妻娶賢!”朱元璋正色道,“咱一定給你挑一個賢内助。”說着,又小聲笑笑,“大孫喜歡美人?放心,少不了你的!”
說完,臉上的笑容再次浮現,“咱大孫都要成親了,這日子真不抗混!”随後,又轉頭看看岸邊還在釣魚的缺牙老頭,“呸,咱也要有重孫了,你神氣啥?哼!”
第59章
京城一日鮮活的民生百态,比奏折上冰冷慎重的文字更能體現這個時代的民情。
朱元璋出身草莽,朱允熥有顆不安分的靈魂,爺倆在城裡城外逛了許久。
一會兒去糧店看看米價,通過米價就能得知這兩年真實的秋收情況,京城米價稍貴一些,一石米要一吊洪武通寶,約合八錢銀子。一石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此時的一斤又是十六兩。
結合當今的物價,朱允熥以為這個價格還算可以。而朱元璋卻覺得微微有些便宜了,谷賤傷農,糧食大豐收使得價格便宜了,對種地的人反而沒什麼好處。
又去了布帛店綢緞莊子看了看,保暖思美麗,人吃飽了兜裡有閑錢就琢磨如何穿衣打扮,和店裡掌櫃的閑聊幾句,這兩年京城買絲綢的人确實是多了。但是,也大多是有錢有權的人家,百姓隻有嫁娶時候才能忍痛買些。
綢緞莊子的掌櫃的,明明是個富商卻穿着粗布衣裳,言語間有些無奈,說要是朝廷允許商人也穿絲綢,那這買賣就更好做了。
朱允熥真怕老爺子當場讓人宰了這綢緞商人,不許商人穿綢緞,本就是老爺子開國之後定下的律法。
沒想到老爺并沒生氣,隻是不鹹不淡地說,皇上老爺子雖說不讓你們穿,可是私底下你們這些奸商沒少穿。天下百姓都苦哈哈,你們穿金帶銀的,百姓看了怎麼想。
有錢人,藏在家裡自己知道就得了,滿世界顯擺什麼?若是天下人看了,都學着去經商了,誰他媽種地。
朱允熥啞然失笑,老爺子可愛。這老爺子大概是古往今來對農業最為重視的皇帝,他在他心裡固執的認為,對國家最有好處的,最能讓百姓安分守己過日子的職業,就是種地。
不過,雖說是出來溜達,但世事洞明皆學問。老爺子一言一行中,總能體現出豐富的治國經驗,還有人生哲理。朱允熥像個乖寶寶一樣陪着老爺子,仔細的把老爺子的見解和道理記在心中。
他這一舉動被朱元璋見了,也是暗中點頭。老人都喜歡聽話好學的孩子,聰明的才智要用到正地方老人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