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祿低到發指,但是朱元璋對于中樞的官員,還有那些青年才俊還是很優渥的,他喜歡的官員,總是能得到宮中的賞賜。
而且朱允熥漸漸年長,走到了台前,賞賜外官和親族,本就是應有之義。
“如此,孫兒就謝過皇爺爺!”朱允熥行禮笑道,“孫兒以後也是有錢人了!”
“呵呵!”朱元璋笑出聲,“你再有錢,也沒地方花!”
這話說的是,因為朱允熥這個身份,天下對他最沒用處的,來的最容易的,就是金錢。
爺倆正笑着說話,樸不成從外面進來,跪着說道,“皇爺,人來了!”
“叫進來!”說着,朱元璋扭頭對朱允熥說道,“大孫,咱給你挑了一位記善典官。”(記善,明代親王身邊的相當于秘書一樣的官職。前文出現過一個人名也叫紀善,那是人名。)
話音落下,一位面容儒雅,中等身高,微瘦的青年男子進來。
“臣,解缙參見陛下。”
随後,又對朱允熥叩首道,“臣,參見吳王殿下!”
“解缙?”朱允熥想想,笑道,“你是江西的解缙嗎?”
解缙微微有些詫異,“殿下認得臣?”
這個曆史上的名人,朱允熥怎會不認得,不但認得,而且還知道這位老兄最後,死的可挺慘。
“孤不但認得你,還知道你是個神童!”
解缙生在江西吉安一個傳統讀書人的家庭,從小就有神童的美名。十七歲參加鄉試,中了解元。十八歲參加會試,和兄長解綸還有姐夫黃金華成為同科進士,傳為一時的佳話。
進士之後,朱元璋欽點解缙為庶吉士,入翰林院。這是對于讀書人來說,是天下最清貴的官職。
大明帝國之中,做大官必須是進士,入翰林院就是六部閣臣的候補人選,隻不過是需要些時間磨練罷了。
按理說,這樣的仕途應該一帆風順。
可解缙不但仕途不如意,而且還不受建文帝的待見。後來投靠朱棣,倒是一飛沖天,成了重臣。
但是福禍相依,他得意之時正是他的死期。
永樂年間,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領會了朱棣的用意。把解缙灌醉後,塞進雪堆裡,活活凍死。
~~~
今天狀态不好,對不起大家。
昨天晚上,和幾個愛好文學的妹妹聊到太晚了。
第79章
解缙“大孫!”
朱允熥腦中想着解缙的生平,耳中聽到朱元璋輕聲喚他,忙側頭過去認真傾聽。
“這人是個人才,不隻會什麼沒用的琴棋書畫,于國家大事也有深刻見解,但也是個愣頭青。”朱元璋小聲道,“這人恃才傲物,看着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其實眼睛長在頭頂上。而且有些執拗,認定的事幾頭牛都拉不回來。”
“朝中這麼多能臣翰林,偏就他是個刺頭,不但總是仗義直書,而且還愛管閑事。咱本想讓他回老家好好磨練十年再用,可你現在身邊無人,且給你當個紀善,他是青年才俊,你是少年嫡孫,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佳話!”
解缙站在地上,看着一老一少兩人小聲說話,年輕的吳王還不斷用有趣的眼神打量自己,心中忐忑的同時,又有些不舒服。
“啟奏陛下,陛下接見臣于奉天殿,乃是君臣大事,為何不與臣言,反倒和吳王竊竊私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