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想,如果是真的......”
“督察院禦史長幾個腦袋,敢亂參劾這些武将!”朱元璋開口打斷,“當年胡惟庸都不敢得罪他們!”
“兩種辦法,一是秉公辦理,二是皇爺爺敲打一番,讓他們自己醒目!”朱允熥毫不猶豫,開口說道。
“他們要是知道自省,就不會鬧出這麼多麻煩!”朱元璋咬牙道。
朱允熥看出來了,老爺子的内心在猶豫。
老爺子對待問題的方法一向是簡單粗暴,不聽話的覺得有威脅的,殺了就是。可是這些年朝中連續胡惟庸和李善長,兩個牽連數萬人的大案,已經是人頭滾滾。
為了平衡,為了穩定,這時候再大開殺戒,會不會引起政局的不穩。而且袁泰的奏折中,包括藍玉在内幾個被點名的,剛剛立下戰功,還沒有班師回朝。
況且,這畢竟是個封建時代,是個階級分明,講究尊卑的時代。而這些人又是對大明有功之臣,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随意的,痛下殺手。
除非這些人,真的不知道進退。而且對他的江山,造成了威脅。
“大孫,如果是你,你想敲打他們一番,你會如何?”朱元璋問道。
朱允熥沉思一下,“這些人彼此牽連很深,如果是孫兒,孫兒會找其中一人,把奏折給他看。告訴他,若想保住性命,就要給孫兒一個台階,給督察院一個台階,給百姓一個交代。”
“吃進去的吐出來,拿進去的送出來,不該是他們的,統統交出來。孫兒當沒發生過,這些武人都是功勳老臣,跟一人說等于和全部人說,孫兒想他們不會那麼不識趣。”
其實朱允熥心中則是另一種想法,如果真的是自己來辦理。别的都好說哦,但隻要是涉及到侵害百姓田産,鬧出人命的,直接交付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會審。
該怎麼辦怎麼辦,沒有情面可講。或是奪去爵位,收回封地田産。或是革去官職,貶為平民。
家中闖禍的豪奴親戚,依法追究責任,充軍流放還是撒殺頭,全憑三司會審說話。
作為皇帝,要保證大多數人的公正。
“嗯!”朱元璋沉思一下,點點頭,“大孫,這事你去辦!”
“阿?”朱允熥詫異的擡頭,“皇爺爺,您讓孫兒辦?”
“對!”朱元璋歎口氣,“你去幫爺爺,敲打敲打這些滾刀肉。”
第85章
曹國公為君者,其實有時候是需要抖些小機靈的。
太過于刻闆正直尖銳的君主,往往不但得不到臣子的真心,反而能把自己氣死。
“你也大了,這些事你來幫爺爺辦,咱也偷偷懶!”說完,老爺子站起來背着手走了。那架勢,就像是吃飽了晚上去遛彎的老幹部。
朱允熥則是拿起奏折,仔細的一邊看,一邊琢磨。
“目前的大明需要安定,水清則無魚,老爺子的看法還真被自己說中了,就是敲打一番。”
忽然,朱允熥心有所悟,繼續想道,“按老爺子的脾氣,心裡肯定恨極了這些人,可是處于種種考慮還是選擇了容忍。這是退讓嗎?不,這就是政治。即便是君臣,也要講究政治權謀。”
“有的時候,國家層面的問題,不能單獨的用善惡來考慮。更不能用單純的殺與不殺來衡量,上位者考慮的是全局。”
“古往今來當官的愛錢,欺負百姓都是天經地義,古今中外都一樣。有人的地方既有貪欲,但是既然消滅不了,那就要想辦法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内!”
一瞬間,朱允熥的腦子裡想了許多。
來這個世界之前他就已經在社會中打拼了,盡管也還是有着年輕人的心性,但對于這個世界,對于社會,對于大環境,他有着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朱允熥的眼睛在奏折上,那一個個顯赫的名字上掃過,心裡琢磨着,先找誰敲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