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8頁)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朱允熥說道,“紙上得來終覺淺,孫兒覺得還是要到地方上看看,學學,才能更好的為政。否則一輩子呆在宮裡,豈不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

“嗯!”朱元璋點頭。

“再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隻有親自去做了,才知道哪種方法是對的。”朱允熥繼續笑道。

朱元璋不住點頭,“這話說的好,說的對,至理名言!”說着,笑起來,“在宮裡讀書,終不如親自上手,你能這麼想,爺爺很高興!”

随後,老爺子又道,“你到了地方上,第一步怎麼走?”

“孫兒想,第一步先要穩。孫兒是皇孫親王欽差,知道孫兒來了,百姓們也就沒那麼慌了。然後讓地方官府開倉赈濟,在固定地點開設粥廠,讓無家的百姓每天定點讓百姓去領。”

“至于那些有家的,另外按日發放口糧。糧食不能多給,以防有人多拿多占。”

“撫州的奏折,隻說了民變,還沒說撫河決口的地方如何了,也沒說是否組織民夫去修築河堤。孫兒想一邊赈濟,一邊把災民中的男人組織起來,把河堤好好的修修。”

朱元璋連連點頭,“倉促之間,你能想出這麼多已經很難得。咱給你派的兩個人,都是能做事的老臣。你要多聽,多問,多學,别在他們面前擺架子。”

“孫兒明白!”朱允熥笑道,然後對身後的樸無用說道,“去找一塊刮腳石來!”

随後,朱允熥拿着刮腳石,慢慢的刮着朱元璋腳跟泡軟的老繭,沒多大一會兒,盆裡就是白色的一片。

“呵呵!生兒育女為了啥?就是為了這!”朱元璋滿臉的笑意,對樸不成說道,“看看,到底是咱的親孫子,不嫌棄咱!哈哈!”

不過,老爺子笑完,又笑着對樸不成說道,“嗨,咱跟你說這些幹啥?你又沒個後!”

言語之間,滿是真男人對假男人的鄙視。

~~(我是分割線)

第二日一早,第一縷陽光落下,朱允熥從床上爬起來。

樸無用幾個太監伺候了他梳洗之後,穿好衣服,再次來到奉天殿。

老爺子也起來了,正在太監的服侍下,穿着衣衫。

見到朱允熥身上隻穿了一個簡單的貼裡,皺眉道,“怎麼穿這個?禮服呢?”

按照規矩,親王出行應該是王冕加上金線織成的團龍禮服。

“孫兒要去辦差,不是講排場。一會孫兒帶着侍衛,快馬先行!穿着禮服不方便。”朱允熥笑道。

他身上的貼裡,是融合了北方遊牧民族特色的服飾,窄袖束腰,适合騎馬練武。這種服飾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在大元盛行。穿上之後,不但方便活動,而且顯得身材挺拔。

錦衣衛的服飾,和這個類似。而且宮中的内臣,和武将也多穿這種服飾。

“好!”朱元璋站起來,走到禦案邊上,“你也大了,咱也沒啥囑咐你的。就一句話,好好辦差,别讓人笑話了。”

“孫兒謹記!”朱允熥拜道,說着擡頭,“爺爺,孫兒不在的日子,您要保重身體。”

朱元璋笑了幾下,“咱的身子硬朗着呢!”雖然在笑,但是眼底藏着一絲不舍,“早去早回,記得十月是咱的壽辰,你要回來!”

“爺爺,孫兒一定會來給你祝壽,辦好差事,安撫好江西的災民,就是給您老的壽禮!”朱允熥大聲道。

看着英氣勃發的朱允熥,朱元璋無聲的點頭,随後慢慢走到禦案邊,直接抓起上面,跟随他一生的寶刀,“接着!”

啪,沉重的戰刀被接在手裡。

“當年咱第一次殺人,就是拿着這玩意,咱就是靠這個打下了大明。現在,咱交給你。”說着,朱元璋沒去看朱允熥,背着他說道,“大孫,去吧!”

朱允熥沒有說話,雙手捧着戰刀,跪在地上恭敬的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