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9頁)

“香!”

這餅一咬滿是鹹香,表皮酥脆裡面柔軟,入口即化。而且面餅中似乎還夾雜了别的東西,吃起來有些顆粒感,有些肉香,滿口留香。

“這油餅裡是加了油渣了嗎?”一塊餅下肚,朱允熥問道。

張善小口的吃着,笑道,“臣也不知,臣從成親後就是飯來張口,反正都是臣家裡的手藝。”說着,繼續勸道,“殿下若是不棄,多用一些!”

朱允熥又夾了一塊,一口咬去半邊,笑道,“這餅,可比宮裡烙的好吃多了!”

這倒不是說假話,朱元璋身邊的廚子,是伺候他二十多年的軍中夥夫出身,做不出什麼精細的好吃食。

“好吃,好吃!”朱允熥大口吃着,繼續說道,“尊夫人真是好手藝!”

聞聽朱允熥這麼說,蓉兒臉頰越發滾燙,小心的給二人盛着湯羹,弱弱地說道,“殿下,這是民女烙的。”說完,一碗湯羹送到朱允熥面前。

後者注意到,蓉兒的手,顯然不是一雙大家閨秀該有的柔嫩無骨的手。她的手指有些粗糙,顯然是常年幹活留下的痕迹。

也對,張善這人雖然是官,可是清貧得很,家中自然要妻女賣力操持。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官的孩子也是如此。蓉兒雖是女兒之身,可是舉手投足之間,也滿是落落大方。盡管有些羞澀,但卻不是那種深閨之中,不問世事少女的忸怩。

湯羹有些燙,瓷碗裡的是紅白相間的粘稠之物,上面點綴着綠色的星星點點。

一口下去,先是燙。然後是軟滑,再往後是香甜。讓人忍不住,一口又一口。

“這是什麼湯?”朱允熥忍不住問道。

“汪豆腐!”蓉兒站在張善身邊,低頭看着她自己的繡花鞋,小聲說道,“湯裡白色的是豆腐,紅色的是豬紅,湯裡也加了剁碎的油渣。”說着,手指纏繞發梢,“這是我們老家的特産。”

咕噜,朱允熥一口把碗裡的湯羹都喝下去,隻覺得額頭上冒出陣陣細汗水,全身都熱乎。

“你們老家是哪裡的?”朱允熥又夾起一塊餅,繼續問道。

“臣是高郵人!”張善笑道,“殿下,再喝些湯!”說完,裝着湯羹的青花蓋碗送到朱允熥面前,還有那半盤子餅。

而他自己則是用餅,卷了一些帶着香醋味的蘿蔔絲,美美的吃了起來。

朱允熥也不客氣,一口餅一口湯,大開大合。覺得有些不過瘾,幹脆把餅泡在了湯羹中,攪和兩下。毫無親王身份的,捧着蓋碗,喝了起來。

蓉兒在一邊想說話,又硬生生的忍住了。

“這吳王殿下真是的,爹爹都沒吃,全進了他的肚皮!”蓉兒心裡想着,眉目就輕輕皺在了一起。

“高郵可是好地方,魚米之鄉!”朱允熥吃飽喝醉一抹嘴,笑道,“宮裡有高郵進貢的雙黃鴨蛋,皇爺爺喝粥的時候,總愛切上一個。”

“臣家鄉的

鴨子,叫麻鴨。都是在河裡,吃着小魚小蝦長大。”提起家鄉,張善一臉驕傲,“是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所說的,是這個時代農民最為向往的生活。有山有水有田,一年四季物産豐富。男人種田女人織布,好年景的時候,能省出幾貫錢,送家裡的孩子去私塾讀書。

可是這樣的生活,卻不是人人都能過上的。大明的國土太大,在邊疆或者土地貧瘠的地區,人們的生活遠沒有描述的這麼好。

“今日叨擾了你一餐飯。”朱允熥笑着在身上摸摸,随手掏出一塊玉佩,笑道,“算是給蓉兒姑娘的謝禮了!”

“民女不敢要!”蓉兒萬沒想到朱允熥如此,連連擺手。

張善也道,“殿下,這如何使得?”

“上有賜,下不能辭。”朱允熥道,“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