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頁)

紫禁城邊的演武場中,朱允熥和衆位藩王緩緩策馬,邊走邊聊,說的都是些地方和朝堂上的趣事。

不遠處,甯王在練習騎射的通道上策馬狂奔,在馬背上左右開弓,箭無虛發。

作為少年人,他有驕傲的權力。起碼他這手騎射的功夫,朱允熥自問不及。

大明以武立國,朱元璋對于諸皇子的教育都是要能文能武。這些塞王又是在邊疆鎮守,自然是一身好本領。

才來了幾天,武藝超群又豪氣萬丈的甯王,就成了一衆少年藩王中的領軍人物,他在演武場内炫技,邊上諸位帶着侍衛的藩王拍手叫好。

秦王看看那邊,回頭對朱允熥笑道,“老十七還是少年心性,不大穩當!”

晉王朱棡則是若有所思,回頭看看朱棣,“老四當年也是這麼意氣風發,誰都不放在眼裡!”

朱棣一笑,“三哥先看弟弟是不是穩當了?”說着,又是一笑,“男人,隻有上了年歲才能穩當!”

跟這些人說話很累,個個都是話裡藏話。

“諸位叔叔乏了吧!”朱允熥在馬上笑道,“下去喝口茶!”說着,從馬上下來,“知道幾位叔叔好茶,特意讓人準備了些北地喝不着的新茶!”

大明開國初期,還沒養成奢侈之風,這些藩王在地方上雖然享樂,但也還有個限度,完全不像幾百年後那樣,奢靡成風。

而鹽茶都是國家重要物資,邊關人少。每年的茶引和鹽引,都需要商人運送糧食到邊關換取,按照運送糧食的比例,發放可以販賣多少斤鹽茶的官引。

“要是嘴喝刁了,以後管你要!”晉王朱棡下馬笑道。

秦王朱樉笑道,“幾斤茶葉的事,也拉得下臉跟熥兒要!”說着,在侍衛們準備的椅子上坐下,繼續笑道,“茶我不大得意,若是江南的好酒,十年陳的女兒紅等,可以給我準備兩壇!”

兩位叔叔話語親熱,完全沒拿朱允熥當外人。

“以後兩位叔叔的酒,茶,我包了!”朱允熥親手泡茶,雪白的瓷碗裡茶湯蕩漾,分給諸人之後,繼續笑道,“若是邊地有什麼好東西,也别忘了侄兒!”

說到此處,朱允熥又對朱棣笑道,“四叔,請喝茶!”

朱棣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貌似不大感興趣。

“這茶不合四叔的口味?”朱允熥笑問。

“我這粗人,喝不出好壞!茶這玩意,解渴就行。有就喝,沒有就喝井水,也是一樣!”朱棣朗聲笑道,“你若是請我喝酒,我倒能說出個子醜寅卯來。這喝酒,江南的酒不成,最好的還是北方的燒刀子,入口刀子一樣,大冬天的喝上一口,從嘴到胃全暖和!”

朱允熥繼續泡茶,不動聲色,“酒如茶,要慢慢品。江南酒水不及北地強烈,但養身安神别有用處。北地的酒固然痛快,可是喝多了,傷身啊!”說着,又是一杯茶過去,“四叔,侄兒說的對不對?”

朱棣朗聲大笑,“你這書讀多了,說話一套一套的!”

他二人無聲的交鋒,秦王晉王對視一眼,眼神耐人尋味。

燕王對吳王這個侄子,沒有刻意交好。而吳王這個侄子,也似乎對燕王這個叔叔,隐含戒備。

朱元璋一衆皇子之中,屬故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在年輕時出類拔萃。而這二人之中,燕王為人最為傲氣。少年時,很多時候哥幾個做錯了事,都要請太子出面,免得被父親責罰。

唯獨燕王,錯就錯,不需誰說好話,隻管打就是了。成年之後秦晉二藩,更是庇護在太子羽翼之下。而燕王朱棣,則是馬上争長短,一心撲在建功立業上,拼命的證明自己。

不是說燕王和太子的關系不好,而是朱棣的性格如此,絕不願被人小瞧。

太子在世,朱棣不敢怎樣。

現在太子不在,老爺子屬意太子嫡子。

那以後.......

其實說完這些話,朱棣心裡就有幾分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