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六品以上官員上千人,都穿着隆重的吉服,在初冬中無聲肅立。
官員之中,那個穿着金甲的大漢将軍,身上的甲片在暖陽下熠熠生輝,讓人不敢直視。
當朱元璋的儀仗出現,殿内殿外齊齊跪倒,山呼萬歲。
皇帝的禦辇在殿門停下,朱元璋慢慢下來,搭着朱允熥的手臂緩緩向前。
身邊是匍匐的臣子,腳下是刻着龍形的漢白玉台階。一步一步,爺倆走得很慢,但是很穩。
進了大殿頓時一道溫熱的風,撲面而來,大殿金磚下燒了溫暖的地熱,外面是初冬,裡面是春。
“臣等恭賀吾皇萬壽,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殿内,六部的中樞官員,大明的勳爵功臣,還有那些皇子皇孫們整齊的拜倒。
朱元璋依舊搭着朱允熥的手臂,緩緩向前,等到了通往寶座的台階前,威嚴的開口,“起來吧!”
“謝萬歲!”
又是一片起身的袍服,金玉摩擦之聲。
“皇爺爺,您慢點!”到了龍椅的禦階前,朱允熥俯身說道。
這條通往皇帝之位的台階,隻有皇帝本人能走,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上去。
“跟着咱!”朱元璋卻沒放開朱允熥的手,爺倆一起邁步上了那條通往皇帝之位的台階。
殿中鴉雀無聲,隻有爺倆的腳步,還有臣子們的心跳。
如果說以前隻是大家猜測,吳王會繼承大寶。那麼現在老皇帝的舉動,則是挑明了,這個跟随他一起走上龍椅的年輕人,以後會是大明的主人。
文官的眼神中帶着欣喜,大明儲君空懸,而皇帝
年老,一旦有萬一,不堪設想。
而現在,皇帝終于選定了國家繼承人,選的還是頗有賢名的吳王,大明江山更加穩固。
那些和朱允熥親近的武人勳貴們,則是眼神狂喜。他們最怕的是皇帝選擇一個不喜歡武事的繼承人,而這位吳王不但是太子的嫡子,還和他們淵源頗深。
在他們的心中,早還沒有任何爵位的時候,朱允熥就是他們的自己人。
武将之中,藍玉馮勝等人對視一眼。随後前者的目光,看向藩王的隊列之中。
那些藩王們的表情更加精彩,個個瞪大了眼睛,呼吸急促。吳王居然被老爺子,直接拉着從隻有皇帝能走的台階上上去。這種方式,即便是以前的太子,都不曾有過。
年長的成年親王在略微的驚詫之後,恢複平靜。那些少年藩王們依舊癡癡的觀望,幾個年紀最小還什麼都不懂的藩王,張大了嘴,仿佛能吞下去一個鴨蛋。
他們的表情都落在藍玉的眼裡,可藍玉不感興趣,他隻是直直的看着某人。
燕王,朱棣。
藍玉發現,燕王的嘴角帶上一絲轉瞬即逝的冷笑。
“站咱身邊!”龍椅上,朱元璋落座後,小聲說道。
朱允熥無聲點頭,此刻的他就是一個木偶,老爺子怎麼說,他就怎麼做。
龍椅其實隻是看着好看,又長又寬,人坐在上面除了挺直脊背之外,連個搭手靠的地方都沒有。
皇帝這個位子,本就是無依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