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老爺子前幾天一直說胃口不好,全在吃素。皇帝祭天前三天,不能喝酒,不能吃葷。
“皇爺爺!”三拜九叩之後,朱允熥攙着老爺子站起來。
“大孫,咱爺倆一塊跪下!”老爺子再次跪下,正前方是皇天上帝牌位,炎黃二帝之神牌。
“臣,總理河山朱元璋,敬告上蒼天地。”
“臣本淮右一布衣,生逢亂世,骨肉飄零,于亂世中一黔首爾。”
“蒙上天不棄,天地保佑。臣壯年從軍,身受百創亦死中求活,蒙天賜基業富貴。”
“輾轉厮殺十七年有餘,大明代元為中國之主。臣一布衣,亦登基為帝。”
“二十五年來,臣戰戰兢兢,唯恐德行輕薄惱怒上蒼。幸得皇天後土垂憐,臣終不負天下百姓奉養。”
“大明開國二十五年亦,臣已老邁,幸皇明後繼有人。今日立嫡孫朱允熥為皇太孫,傳承江山社稷。唯望天地日月,佑臣之大明,江山永固。”
老爺子一邊念,一邊叩首,似乎是想到了當初創業不易,百戰的兇險,言語之間有些哽咽。
随後,老爺子低頭,偷偷擦了下眼角,“大孫,該你拜了!”
“是!”
朱允熥整理下頭上的冠冕,叩首敬天。
“臣,朱允熥敬告天地。臣本愚鈍之人,幸得皇祖垂青,天地不棄,得以身居儲位。”
“而今之後,臣亦如皇祖一般于江山社稷,于天下萬民,兢兢業業,誠惶誠恐,不敢放松懈怠。”
“臣朱允熥敬告天地,華夏諸祖,必使大明盛世風華名垂史冊。望天地諸祖,佑我大明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說完,朱允熥再次叩拜,虔誠之至。
然後,爺倆二人起身,在香爐中上香焚香,祭天完成。
再随後,朱允熥攙扶着老爺子,慢慢走到大殿門後,門外宗室百官,全部跪迎。
“爺爺,小心門檻!”朱允熥小聲提醒。
“你的個子跟爺爺一樣高了!”朱元璋伸手摸摸朱允熥的頭頂,“以後,你會比你爺爺更高。”
朱允熥一笑,“種好!咱朱家沒有矬子!”
“呵!”朱元璋莞爾道,“你長的越高,離天越近,明白嗎?”
朱允熥明白了,挺直了胸膛,“爺爺,孫兒會撐起大明之天!”
“走!”老爺子拉住孫子的手,“回家,喝酒去!”
而後,時至傍晚,皇帝和皇太孫才回到紫禁城中。
此時,謹身殿中,已經擺好宴席。
朱元璋生性簡樸,上一次大宴群臣還是在他登基為帝的時候。
老爺子端坐于龍椅上,朱允熥在下首,兩人的菜肴大緻相同,唯獨朱允熥桌上少了味鹵肉,少了份野雞。
這種場合皇帝和儲君的菜肴,都是有制式規定的。而殿中的宗室,勳爵百官等,他們的菜肴也是各自按照身份,進行分配。
好比燕王朱棣,他的菜肴之中比朱允熥少了鲥魚,缺了一盤紅彤彤的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