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1頁)

老爺子的意思很簡單,我孫子可以不吃,但是你必須得給上,必須得讓我孫子看見!

車架漸漸前行,長街之上早有衙役率先淨道,往日熱鬧的大街上,除了兩側站着的應天府兵馬之外,空無一人。

“腐敗呀!”朱允熥又塞嘴裡一枚幹龍眼,齁甜!(hou)

不過,嘴裡那種甜蜜的感覺,随即變得苦澀起來。

龍眼的核被吐在掌心,他靜靜的看着。

這龍眼讓他想起已故的外婆,他是北方人,十八歲到南方當兵才看到了這種好東西。兜裡有閑錢的時候買上幾斤,寄回家去給老人嘗鮮。

可是外婆,一直把這些他外孫子孝敬的幹果,珍藏在炕琴裡,沒怎麼吃過。她說,等過年了,孩子們回來一起吃。

可憐天下長輩心,他們吃什麼喝什麼都無所謂,惦記的始終是自己的兒孫。

朱允熥撩開車簾,在前行的車廂裡,回望模糊的宮城。裡面那個老人,也是一樣的心思,他雖然是皇帝,但也是個兒女奴罷了。

~~~

且說,皇太孫的儀仗出宮。

偌大的奉天殿裡又剩下老爺子一人,他輕輕的從抽屜的暗格裡拿出兩份奏折,仔細的看着。

這不是普通的奏折,而是錦衣衛的密報,不通過任何人的手,直接傳達到皇帝手中。

“大将軍藍玉桀骜跋扈,未請聖命,私分戰利品,瓜分奴仆,擅殺俘虜。”

“又于軍中廣收義子上千人,此等義子為藍玉在軍中心腹,皆剽悍之士,唯聽他一人之命。”

“此上千人不在軍籍,無戰之時養在莊園,有戰則充當藍玉護衛親軍。隻知有藍玉,而不知有聖上,更不知有大明!”

“哼!”看到這裡,老爺子冷笑起來,“藍小二,你小子挺能作呀!”

心裡念叨一句,再次翻開一本奏折。

“臣錦衣衛小旗奏報,藍玉回京之後,頗為招搖不知避諱。每每與淮西舊人,景川侯,東莞伯,安陸侯,沈陽侯,淮安侯等人夜夜笙歌。”

“席間高談闊論,暗中點評朝臣,藍玉其人對太師一直念念不忘,常言自己于大明諸将之中,功勳最重。又言,乃是太子太孫的姻親,是國朝第一外戚,如何不得太師,不登三公。”

“混賬東西!”老爺子的臉上閃出一絲怒意,“真是給你臉了!”

“先,皇太孫未立之時,藍玉等人常言必保故太子之子三爺為皇儲也,其中數位宿将,如曹震,何榮等人言道,若太子嫡子不為太孫,死亦不服也!”

看到這裡,老爺子眼神複雜,最終笑了笑,“爾等還算有些忠義之心!隻是其心可誅!”

“皇太孫立後,藍玉淮西舊人勳貴四十餘人,連開宴席舉酒相慶。言,我等淮西武人,又有百年富貴。席間,藍玉言,皇太孫初立,我等武人當侍奉太孫猶如當初太子,不敢有二心。有二心者,不用皇爺處置,他藍玉定斬于馬下!”

“衆将複合,随後藍玉又道,燕王朱棣桀骜,常懷不軌之心,将來恐為太孫大敵。皇太孫仁德賢明,但似乎有婦人之仁之嫌,不夠殺伐果斷。我等武人,奉太孫為主,當行人臣之事,為太孫分憂!”

“該死!”

啪的一下,奏折直接被老爺子拍在桌子上。

此刻,平日老态龍鐘的天子眼中,滿是淩厲的殺氣。

奏折上最後的内容,真的惹怒了朱元璋,别的事他能容,這事他容不下去。

其一,燕王如何乃是朱家的家事,也是你一個臣子能私下編排的?還說要幫皇太孫分憂?如何分憂?等老子死了,你們這些人馬上就要領兵滅了老四?

其二,說皇太孫不夠殺伐果斷?要代主行事!這一條,更是觸犯了老爺子的逆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