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也不要老國公沖鋒陷陣,而是各軍組建完畢之時,老國公坐鎮沿海,指揮即可。”
湯和又笑笑,“殿下,臣已多年不問軍事,怕是........”
“老國公,這裡隻有你我二人!”朱允熥笑道,“你打了一輩子仗,金戈鐵馬,真想老死在病榻之上嗎?你擔心什麼孤心知肚明,難道你覺得孤不能保全于你!”
湯和,陷入沉默。
“臣從沒想過能活這麼久!”半晌之後,湯和開口,“當年從軍的兄弟,隻剩下臣自己了。多少回夢裡,都是和兄弟們一起縱馬殺敵。”
“殿下說的對,臣最怕的,就是老死在病榻之上。垂死之人不似人,受盡痛苦折磨,想死都死不痛快。臣年輕時候說過,與其那樣憋悶而死,不如死在戰陣之上!”
說着,湯和捋了下花白的頭發,微笑道,“殿下既知臣心,臣又如何能藏私心。這大明也是老臣跟着陛下浴血打下來的,老臣雖老,大明有用臣之處,臣一如既往!”
說到這裡,湯和原本故作渾濁的目光中,反射出陣陣精光,“若能戰死沙場,功配太廟,老臣湯和,才不負大好男兒的名頭。”
“這個差事老臣接了,坐鎮沿海而已,老臣還能勝任!”說着,湯和又道,“唯望殿下,将來若.........還請回護湯家!”
“老國公說哪裡話!”朱允熥笑道,“一切都在孤的心中!”
殿中,兩人相視一笑。
偏殿中,側耳傾聽的朱元璋,無聲長歎。
似乎是想起了什麼,臉上露出些稍縱即逝的悔意。
~~~
這是二合一大章,我要去換藥了。
第96章
喧嚣翌日,皇太孫下旨,着五軍都督府選沿海諸衛,四營将士單成一軍。由信國公湯和為總兵官,專用于剿滅倭寇海盜事宜,軍号靖海軍。
并令廣州泉州造船廠,再打造大艦三艘,快船十艘。戶部撥銀子五十萬兩,皇太孫内庫之中,賞布三千匹,充作軍資。
旨意簡簡單單,卻震撼朝野。
剿倭寇不是什麼大事,朝廷早晚要動手。微妙的是,這道旨意不是出自老皇帝,而是出自年輕的皇太孫。
選拔将官,挑選士卒,啟用老将,撥款軍資等等,這一系列都表明皇太孫已經開始插手軍事。而太孫旨意下達之後,無論是五軍都督府還是兵部,哪怕是負責撥款的戶部,還有造船的工部,也都理所當然的接旨。
這其中的含義,更讓人耐人尋味。
古往今來,皇儲固然身份貴重,但是有幾人直接能給六部中樞下旨?即便是下了,誰又會聽?
更有消息傳出,年後太孫殿下,将會秉承聖意,署理朝政!
儲君已是半君,署理朝政是在半數之上,更進一步。日後皇太孫殿下不再隻是有着尊貴的身份,還有着主宰朝政天下的權柄。
大明朝堂暗流湧動,親近朱允熥一派的官員自然是歡欣鼓舞。
與此同時,另一道老爺子親下的聖旨,卻沒引起多大的浪花。
“選大理寺少卿之女馬氏,為淮王妃。正月十七宜婚嫁,淮王大婚之後,即赴淮安就藩。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三千等等!”
故太子之庶長子淮王朱允炆,将成為太子諸子之中,第一位就藩的藩王。雖然有傳言說淮王不知為何惡了皇爺,但是親王該有的東西,皇帝一概賞之。其中光金銀的比例,甚至還超過了當初幾位成年藩王。
而且淮安乃是運河大鎮,商貿繁華,封在這裡,就意味着淮王世代富貴。
在臣子們看來,藩王越早出去就藩越好。宮内隻能有皇帝和儲君,可是朱允熥看着老爺子賞賜朱允炆的禮單,卻是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