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城北的廟宇道觀,更是香火茂盛,求神拜佛之人絡繹不絕,僧道眉開眼笑。
辛苦了一年的百姓,節衣縮食就為一家人和和美美的過一個春節。拿出最好的食物,穿上最好的衣服,祭拜祖先表示生活富足。同時也要拿出一些錢财,孝敬神佛,祈禱來年生活如意,節節高升。
年,與其說是節日。不如說,是中華子民,辭舊迎新的儀式。
歡聲笑語的新年背後,是對天地祖先神明的祭祀。
應天府外栖霞山,有古寺栖霞寺。此寺修築于南齊永明七年,自古以來就是江南佛家聖地,香火百年不衰,傲然于世。
越是名寺,來燒香拜佛的百姓越是衆多。山門之外車馬林立,人群擁擠,無論貧富都想在年關之前,在名寺之中獻一柱香火,求得來年好日子,求得家宅安康,求得人生如意。
不單是燒香拜佛的百姓,山門外的官道兩邊,小販林立,叫賣之聲不絕于耳,俨然就是一個露天大集。燒香拜佛之後的百姓,攜家帶口穿梭其中,或是挑選心儀的商品,或是吃些小吃,熱鬧非凡。
有山,有寺。有人,有集。
肅穆的寺廟之中,香火渺渺,巨大的佛像寶相莊嚴普渡衆生。
而在山門之外,則是五味雜陳,喧鬧的人間煙火。
佛之香火盛?人之香火美?
沒有人哪來佛!在朱允熥看來,人間煙火遠勝佛之香火。佛之香火之歸于佛,而人間煙火,則歸于世上萬千之人。且一代傳一代,永不間斷。
一處賣小馄饨的攤子上,朱允熥一身便裝,小口的吃着加了海米的鮮肉馄饨。皮薄餡大,掌櫃的現包現煮,所用的餡料都讓食客看見,貨真價實。
别看這馄饨小,但是一個馄饨的肉餡,比得上後世什麼老上海小馄饨一碗的用料。
鍋裡炊煙泛起,菜闆上當當剁着肉餡。剁餡的是掌櫃的渾家,老闆娘兩把菜刀上下飛舞,連帶胸口兩坨,跟着一顫一顫,讓人眼暈。
邊上一個食客邊吃,邊用眼偷看,豈知馄饨太燙,頓時呲牙咧嘴。
“呵!”朱允熥笑出聲,樂不可支。馄饨攤的老闆娘粗枝大葉,頗為雄壯,可是那食客居然不挑食,目不轉睛的偷看,還真是沒品。
聽到了朱允熥的嗤笑,那被燙的呲牙咧嘴的食客有些挂不住。嘴裡憤憤的暗罵兩聲,可是一見朱允熥錦帽貂裘,身邊又跟着一群魁梧的長随,頓時又偃旗息鼓。
皇太孫出宮可不是小事,傅讓張輔廖家兄弟等親軍在身邊随侍,對着周圍人虎視眈眈。外圍錦衣衛同知何廣義帶着暗哨,暗中戒備。
“客官,味道咋樣?”馄饨攤掌櫃的,見朱允熥穿着富貴,有些局促的問道。他這攤子招待的都是販夫走卒,難得有個富家少爺光顧。
“很好!”朱允熥喝了一口湯笑道,“不比大館子做的差!”
掌櫃的頓時眉開眼笑,“小人家裡三代都是賣馄饨的,講究的就是貨真價實,客人們吃得好,才能有回頭客!”
朱允熥笑着點頭,這世代做生意的不是沒有奸商,而是做奸商的代價太大。凡是百姓狀告商家,官老爺不分對錯,直接抓來商人一頓闆子。
即便是因為貨物糾紛,百姓揍了做買賣的,也是白揍。
不過,也隻限于靠做買賣維持生計的小商人。
“再來.........”朱允熥查了下身邊人,笑道,“再來六碗,給我這些伴當!”
“好嘞!”掌櫃的滿口答應,随後笑道,“這位少爺,小的看您這些伴當都身材魁梧,一碗未必能吃飽,不如再來幾張熏肉大餅?包管吃得美!”
“一并上來!”朱允熥笑道。
掌櫃的毛巾甩在肩膀上,對着邊上的熏肉大餅攤子喊道,“小二!”
那邊回道,“姐夫,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