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該是天下百姓之明,而不是一家一姓之明。
自己穿越而來,若是再讓整個國家都為了帝王服務,再養出一堆囊蟲的龍子龍孫來。這樣的大明,換湯不換藥。
“就議到這吧!”朱允熥開口說道,“信國公那邊的軍費,還要你們操心,辦妥當些。”
傅友文微微遲疑,“臣,遵旨!”
他這遲疑,馬上落在了朱允熥的眼裡,“怎麼?你有事?有事就說,藏着掖着幹什麼?”
傅友文還沒開口,他身後的戶部銷算司堂官郭文德開口道,“殿下,這錢一時半會湊不出來,戶部有壓箱底那是留着防備天災還有打仗的錢。而且........”說着,看了朱允熥一眼,“而且,皇爺昨天給了臣等銷算司一道旨意,讓臣等把坤甯宮翻修一下,臣粗略算了算,沒個三四萬怕是下不來的!”
翻修坤甯宮?
“哎,這錢也還是花到自己頭上了!”朱允熥心裡苦笑。
老爺子一輩子沒翻修過宮殿,宮中多少房子的紅漆脫落,老爺子都不許刷漆,怕花錢。現在到了孫兒,孫媳婦這,好家夥,一出手就是翻修坤甯宮。
“坤甯宮的事,孤去和老爺子說!”朱允熥看看對方,“把翻修坤甯宮的錢,做軍費給湯和!”
“臣,遵旨!”
“你是,國子監出身吧!”朱允熥問道。
銷算司的堂官郭文德回道,“臣是洪武二十一年國子監授官。”說着,遲一下又道,“臣和鐵鼎石大人,是同窗!”
鐵铉的同窗!
朱允熥默默記住此人,“知道了,下去吧!”
這人是個敢說話的,傅友文不敢說的話,他給說了。這人也挺聰明的,還知道用鐵铉提高身價。
“錢那!”人都走後,朱允熥揉揉太陽穴,“你這殺人不見血的刀!”
(大家是不是以為明初,為了十幾萬銀子的事愁成這樣,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明初缺錢,缺貴重金屬。朱元璋不愛收稅,後來永樂北征,雖然武功赫赫,但是民生又凋敝不堪。明朝的财政,基本上就沒怎麼寬裕過。)
第139章
我成了多餘的?百多萬的銀子都花了,君臣卻要為了十來萬打官司,聽起來有些啼笑皆非,可如今大明的财政就是這樣。稍微大手大腳一點,就要出窟窿。
大殿中,朱允熥來回溜達踱步,臉上都是苦笑。
因為他想起了前世看的那些清宮戲,人家君臣議事一開口就是幾百萬的軍費,幾千萬的修園子錢,可自己呢。
清朝的财政籌集能力,确實比大明好那麼一些,而且現在還不是大航海時代,全世界的白銀都瘋狂湧入的時候。況且,現在的大明不收稅,尤其是商稅。
老爺子的頑固,外人根本想不到,一方面鄙視商人,又一方面不收重稅。歸根到底,商業有利于民,不收稅也是為了藏富于民。
朱允熥走到屏風前,提起朱筆,寫下兩行字。
“倭寇,商稅,海貿,殖民!”
“北元,吏治,織造,藩王!”
寫完之後看了半晌,這些老爺子在一日,就要緩緩圖之。歎息一聲,對肅立的王八恥說道,“擦了!”
“是!”王八恥拿着一塊細布,用力的擦拭幾下,屏風上的
字迹消除,恢複原樣。
“老爺子呢?”朱允熥喝口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