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1頁)

“再說,如今我大明朝政清明,四海安樂,國力強盛,就算是國家有難,也用不着他們!”

“可是........”說到此處,朱允熥話鋒一轉,故意面露難色,“僧人,廟産等事古已有之。況且,曆朝曆代多有皇帝信奉佛教,名山大川淵源已久,貿然動之,恐怕..........”

“殿下!”

朱允熥話音未落,幾人頓時出列。

方孝孺,黃子澄等人神情激動,開口說道,“我等讀聖賢書,上為君王,下為百姓。殿下仁德之君,臣不忍殿下落罵名!”

“為難?臣等來幹!為大明,為天下除一陋習,臣所願也!”

看看,這就是頭鐵的好處。

頭鐵之人,看到牆就要撞。看到事,就要死磕。上面一揮手,他們就上!

“諸學士!”朱允熥看似動容的說道,“大明肱骨也!”

現在讓你們這些頭鐵的,把天下僧人免稅的特權取消,做官的官職剝奪,清查他們的田産,核定他們的人數。讓僧人的錢,變成國家的錢。

以後再用你們這些頭鐵的,死磕你們自己人,取消你們讀書人免稅的特權.......

一句肱骨,衆翰林學士昂首挺胸,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氣概。

“孤,也不是要全盤否定,特事特辦特人特管。僧官還是要有的,但不能那麼多,也不能是個主持就能當。”

“選幾個僧人中的得道高僧,為天下僧人表率,挂在禮部之下,管理天下僧人。”

“寺廟的廟産,也不能一并都收了,要留些給他們種,讓他們自給自足,有口飯吃。僧人的一切特權,全部取消。出家人嘛,佛說衆生平等,他們出家人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僧人的數目,要嚴格控制。若有人要出家為僧,需要和官府購買度牒。”

說着,朱允熥站了起來,走到臣子們中間,繼續說道,“方才傅愛卿說天下官學撥款一事,孤有個建議。”

衆臣面上一緊,凝神傾聽。

“各地清查出來的寺廟田産,可以拿出一部分充作官産。每年的産出,專款專用,專門用于官學中學子和老師身上。每年僧人和朝廷買度碟的錢,也劃在裡面,用在官學上!”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如此以來各地官學有了一個長期的保障,國家再加大教育的扶持,天下的讀書人種子不就多起來了嗎?”

這時,朱允熥看看左右,笑道,“你們看,如何呀?”

“殿下!”

翰林學士中,白發蒼蒼的大學士詹同,國子監祭酒胡季安等人,已是熱淚盈眶。

“殿下此舉,乃千古罕見之德政。勢必,銘記于史書,萬年傳唱!”幾個老學士,附身大禮。

殿中群臣,無不贊歎。

大明開國以來,重武輕文。國朝二十五年來,凡事都是武人優先,何嘗對天下讀書人,有過如此的優待!

劉三吾等大學士,看着朱允熥,眼光之中滿是欣慰和贊歎。

這是才是他們希望的好皇帝,這正是他們希望的好君主!

“孤這也是借花獻佛!”朱允熥把幾個老臣扶起來,笑道,“你們,才真是為國辦事之人。”

說着,頓了頓又道,“不過,這事,不能大張旗鼓的辦!畢竟,天下僧人衆多。彼等僧人,免稅久矣,孤不想有什麼波折!”

“可借戶部清查司,用清查田畝之名!”戶部尚書傅友文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