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差點喝彩起來,老李呀老李,你他娘的真是個人才。隻要我用得到你的地方,你總是能辦得如此出彩。
軍功,朱允熥需要軍功。借此北元來犯,他不但要親赴前線,親自見識一下真正的金戈鐵馬,還要把邊塞諸軍衛的總兵官,都收于麾下。
當然,他沒狂妄到以為自己帶兵,就一定能勝利,名将都是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可以作為鼓舞士氣的存在,選一二老将布置戰略戰術。
他要在天下将士的心中,樹立起除了儲君之外,軍功上的威望!
朝議之前,朱允熥就和李景隆通過氣,沒想到短時間内,他就想出如此有力有節的說辭。
真他娘的人才。
“不過,老子可不用你牽馬。你李景隆幹什麼都行,就是不能和打仗沾邊,晦氣!”朱允熥心道。
殿中,異常的安靜。
連老爺子似乎都被驚住了,愣愣的看着李景隆。
忽然,文臣中發出一聲悲鳴,“李景隆,你這奸臣小人!”
隻見中書舍人劉三吾帶頭,諸位大學士怒發沖冠,雙眼赤紅,尤其是方孝孺和淩漢,若不是有人拉着,怕是當場就要對李景隆報以老拳。
“你這厮!”淩漢跳腳罵道,“儲君乃是國本,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大明有百戰雄師,焉有儲君出征的道理。你身為皇親國戚,居然鼓動儲君犯惡,是何居心?”
方孝孺被同僚拉着,頭上的進賢冠都掉了,咬牙切齒的怒道,“皇太孫何等尊貴,江山社稷維系于一身。爾竟然口出狂言,慫恿儲君出京遠征。山高路遠,若是出了什麼差錯,你李景隆幾條命夠殺?”
“你.........你.........”年近八十的文華殿大學士詹同,指着李景隆顫顫巍巍罵道,“小人,小人!身為大臣,慫恿君王窮兵黩武,乃是不忠。身為皇親,不能勸誡君王立身為正,乃是不孝!李九江,你這不忠不孝之徒!”
李景隆被罵的七竅生煙,可是不敢還嘴。他怕再回嘴,這些文臣們真沖上來揍他。須知,此時朝堂上的文臣,可都是老皇爺喜歡的正直敢言之士,沒有阿谀奉承之輩。
文臣們反對,破口大罵。但是武臣之中,在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後,諸武将卻紛紛贊同。
尤其是定遠侯王弼,景川侯曹震等原屬于常遇春一派,後以藍玉馬首是瞻的武将們。緊接着,其他武将也不甘人後,紛紛附和。
人都有私心,若是皇太孫出征,自己能在邊上輔佐,這是不亞于從龍之功的大功。
“你們........你們.........”詹同看着那些大呼小叫的武臣,顫顫巍巍的上氣不接下氣。突然眼睛一翻,昏了過去。
“老學士!”
“大人!”
頓時,一群宮人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搖晃,詹同微微轉醒。
“殿下!”詹同大聲道,“您若是出京遠征,老臣就自裁!”
“臣亦如是!”方孝孺等人也開口道。
“夠了!”老爺子冷哼一聲,大殿又恢複平靜。
“亂哄哄的成什麼樣子?”老爺子怒道,“都是國家大臣,弄的大殿跟集市似的,爾等和鄉下潑婦一樣,尋死覓活。眼裡,可還有咱,可還有皇太孫!”
“臣等死罪!”衆臣請罪。
老爺子看了他們半晌,沒有發作,轉頭問道,“大孫,你的意思是?”
朱允熥微微一笑,“皇爺爺,孫兒覺得曹國公說的有理!”說着,看看群臣,“諸位莫慌,孤知道兵戰兇危,可是有這麼多百戰老将輔佐,幾十萬朝廷大軍,孤能出什麼事?”
“殿下!”方孝孺跪地大哭,“隋炀帝當時,也是這麼想的!”
被當場打斷,朱允熥心中有些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