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常年在京中的朝鮮使臣,已經爛泥一樣的癱在地上,渾身顫抖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高麗...........高麗絕沒有不臣之心。”
說着,茫然擡頭,四處觀看,卻發現身邊的人都離他遠遠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厭惡的看着他。
禮部尚書李原名大步而來,手舉聖旨副本,怒斥道,“起來!天朝皇城,爾居然如此失态,成何體統?”說着,把手中的聖旨副本放在高麗使臣的腳邊,“拿回去給你家僞王看看,他若還算個人,就自己抹脖子請死,省得大明王師還要費事!”
說完,拂袖而去。
打仗,不單是武人的事,其實也是文臣的事。這些文臣們不想打仗,但是不代表怕了打仗。
大明起于刀兵亂世,以武立國,再迂腐的文臣,也帶着三分英氣。沒打起來之前,他們會稍有微詞。但一旦宣戰之後,隻有一個念頭。
揍的就是你!
~~~~
以後就叫高麗哈。
第2章
老将歸隊大軍再次出城,十裡長街滿是神采飛揚觀看大明軍威的百姓。
皇太孫代老皇爺禦駕親征,去滅了東夷小國,可是千古未見的盛況。朱允熥有着代老爺子出征的名義,又是大明的儲君,可以節制并指揮調動天下兵馬。而且遼東一向是大明最為龐大的軍陣,所以從京營所選的官兵不過才三萬之數。
但這三萬人,卻是大明最為精銳的部隊。
四千全身都包裹在鐵甲中的重騎兵,沖鋒陷陣所向睥睨,由驸馬都尉李堅帶領。三營火铳兵,六營火炮兵,由另一驸馬梅殷祖帶兵。其他步兵,都是國朝數次遠征漠北,和北元草原精銳刺刀見紅的老底子。
大軍出城,沿途兵丁開道。道路兩旁,都是百姓設置的祈福香案。出征将士的胸前,每人都挂着一朵采自郊外的鮮花。
“大明萬勝!”
百戰百勝的軍威之下,數十年戰無不勝的功績之中,是沿途百姓震天的呐喊,還有由衷的祝福。
洪武門城牆上,老爺子看着腳步轟然,前行的大軍,看着隊伍中黃羅傘下,騎在戰馬上,那個英氣勃勃的身影。眼神中有些自豪,也有些揪心。
他打了一輩子仗,從來沒怕過。可是到了孫子這,心裡卻忐忑的不行。
“孩子大了,不聽話啦!”老爺子揉揉眼角,“好好的讀書做學問不好嗎?非要出去打仗!”
邊上,唯一能陪在老爺子身邊的樸不成,微微笑道,“皇爺,奴婢有些話,不知...........”
“趕緊放!”老爺子不耐煩的說道。
“奴婢剛伺候您那年,正趕上陳友諒那賊子率軍來犯。”樸不成笑道,“那年,您也是力排衆議親自領兵出征。當日,走的正是這條路。人如龍,馬如虎,勢沖天。”
“奴婢記得您那時候說過,若是一戰能勝,就是萬年基業!”頓了頓,票不成繼續笑道,“如今皇太孫出征,走的也是同樣的路,帶的也是咱們大明好兒郎。正是承您的志氣,要一戰揚我大明天威。”
“奴婢沒讀過書,可是也知道古往今來,沒有多少回對番邦用兵,欲滅其國的戰事。皇太孫這次去,定能讓大明功績銘記史冊,讓後世汗顔。陛下和殿下,都是五百年不世出的聖君,别的朝代能有半個就是燒高香,可咱們大明,現在一出就出倆!”
“萬年基業加上五百年不世出的聖君,咱大明定然萬年萬萬年!”
“你這狗東西,總算還能說點人話!”
盡管樸不成刻意拍的馬屁,沒什麼邏輯,辭藻也不甚華美。可是言辭達意,老爺子聽進耳中,倒是比别人說的還好聽些。
“這小子!”老爺子一指城下那遠處的黃羅傘,“像咱!有種!不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