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先看看朱允熥,在對方點頭之後,坐在遼王下首,笑道,“十四叔也知道侄兒立功了?”
“大同一役,你敵後橫行上百裡,斬殺北元太尉,擒得北元小王子,天下誰人不知?”遼王朱植笑道,“到底是咱朱家的骨肉至親,真有兩下子!”
李景隆正色道,“十四叔謬贊了,侄兒不過是精忠報國,不敢有負陛下和太孫殿下的聖恩而已。吾輩軍人,為國殺敵乃是本份!狹路相逢勇者勝,當時臣就想着,哪怕豁出去性命不要,也不能丢大明的人!兵法謀略,侄兒自問差了一些。但是對大明的忠心,對陛下和太孫殿下的忠心,天日可表。”
“他娘的,真他媽能吹,誰不知道你?小時候老子一隻手都能打哭你,揍性!”朱棣實在聽不下去,暗中咬牙。
第10章
開拔一頓家宴,雖不算其樂融融,但也算融洽。
朱允熥對待叔王頗為敬重,神态溫和。而燕王朱棣,也暫時按捺住心中的心思,對待皇太孫,甚為恭敬。
正如老爺子所說的那樣,平時兄弟子侄之間争歸争。别說是天家,就是尋常百姓家微有财産,兄弟之間都是暗藏心思。不過肉隻能爛在鍋裡,自家人再不好也是一個祖宗的。關上門來可以鬧,但對待外地,則是要一緻對外。
又過了兩日,傅友德帶領七萬大軍從大同趕到北平與朱允熥彙合。說是七萬大軍,其實隻有不到六萬。大同一役,面對拼命突圍的北元鐵騎,明軍也多有傷亡。
一将功成萬骨枯,自古以來曆史記住的都是那些赫赫有名的将領。而那些士卒,不過是紙上的數字罷了。
而後定遠侯王弼率領的三萬兵馬,也已趕到。朱允熥身邊,近乎十萬兵馬,大明開國武将,群英荟萃。
北平城中,燕王朱棣又召集手下将領,選拔軍中精銳近四萬人。
郊外校場,朱允熥遠遠觀望燕藩集結軍隊,當真是号令森然。一通鼓,軍将集合完畢,二銅鼓馬步軍定結成方陣,三通鼓之後,四萬人已是披甲整裝待發。
光憑這種集合的速度,就堪稱虎狼之師。而且朱棣軍中軍卒的成分複雜,最為精銳的重甲騎兵,不但有燕趙男兒,還有許多留着發辮的蒙古人,女真人。
這些精銳都是人馬俱裝,不但配備的丈長的騎槍,馬鞍上還挂着用來破步兵陣地的流星錘,短斧等物,而且是一人雙馬。
燕王軍中,還有大量的火炮,火铳兵。列陣之時,炮兵與步兵在前,騎兵在後。而後是中軍,及精銳重甲騎兵。
這樣的軍隊,極其适合大規模的野戰。一旦兩軍擺開陣勢交戰,火炮先發,側面騎兵在繞到敵人側翼後背,展開進攻的同時,步兵推進。随後,在中軍的精銳重騎作為決定性的力量,或是正面突擊,或是從另一側面開始夾攻。
國戰當前,朱棣沒有藏私,麾下精銳毫無隐藏的展現在朱允熥面前。這樣不亞于京營戰鬥力的軍隊,讓朱允熥的眼皮子很是跳動了幾下。
當然,在燕王點兵的時候,藍玉也少不了歪嘴,說幾句什麼燕王所圖非小,其志絕不隻滿足于一地藩王等這些話。
除卻這十幾萬兵馬,遼王的三萬兵馬已經開赴遼陽,再加上遼東都司的精銳北軍,征讨高麗之戰,明軍光是戰兵就共計二十萬人,起于征發的民夫,工匠還不在此列。
大明虎贲集合完畢,隻等朱允熥一聲令下,就能泰山壓頂一般,跨過鴨綠江,直搗高麗的腹心。
按照朱允熥的設想,還有老将們的集思廣益。大軍過江之後,分兵精銳騎兵于側翼,避開堅城長驅直入。朱允熥率領大軍,沿新義州開始,先攻安州,再取平壤。
~~
又是深夜,朱允熥房中的燈火還在跳躍着,明日出兵在即,他卻還在看着手中的密報。他這個人,看似有些漫不經心,其實越是大事,心中越是穩重,也越是慎重。
“湯和的水軍已經動了!”朱允熥看着手中的奏折,喃喃自語,“靖海軍兩萬人,再加上膠東半島善于水戰的山東衛所官兵,供給五萬人,已在膠州整備完畢,随時可以跨海作戰。”
放下手中的奏折,朱允熥走到碩大的地圖前,先是在平壤那裡重重的畫了一個圈,而後又在樹州(仁川)那裡畫了一個圈。
高麗,不管怎麼消極避戰,都不會丢了平壤。一旦平壤陷入危急,漢城的兵馬注定來支援。那麼高麗的都城,就會成為一座空城。
“殿下!”門外有人呼喊,是藍玉的聲音。
“進來吧!”朱允熥先把湯和的密折放好,随後開口說道。
稍後,藍玉帶着一衆軍中老将,如王弼,曹震等人依次進來。他們一輩子都是并肩作戰的老兄弟,即便現在藍玉沒有半點官職,也習慣性的走在藍玉的後面。
“這麼晚了,有事?”朱允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