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6頁)

朱允熥頓時明白了李景隆的言下之意,就是讓這些降兵,去充當攻城的炮灰。

“嗯,知道了!”朱允熥贊許的看了李景隆一眼,對帳外努嘴道,“讓那些降人進來吧!”

外面跪着的,都是安州地方大戶。高麗雖深受中原教化,但和中原文化又有一些不同。中原王朝講究的科舉出身,世家大族已經消亡在曆史中。

而高麗,世家大族和王權共同統治天下。這些世家大族說話,往往比地方官還管用。安州之所以不戰即降,就是因為安州的判官串聯了城内的望族,暗中殺了高麗守将。

稍候片刻,在親衛們押送之下,安州城的降人們,忐忑的進來,狗一樣跪在門口。頭深深的埋着,屁股高高撅起。

不怪他們如此誠惶誠恐,他們現在見的,是大明皇儲。若不是兩國交戰,能面見大明皇儲,夠他們吹噓一生了。但此刻,他們的心中沒有喜悅,隻有忐忑和驚恐。

“不用怕,爾等既然心懷天朝上國,就是大明順民。”朱允熥開口笑道,“這一戰,你們能棄暗投明,也算有功!”

“草民等,叩謝殿下天恩!”這些高麗的士人一開口,都是流利的漢話。

這些人是高麗的基礎,對于他們是要拉攏團結,給幾個甜棗的。若由他們做帶路黨,無論是戰争,還是以後的善後,乃至于長治久安的統治,都能事半功倍。

“你們都是讀書人?”朱允熥笑問。

一年老的高麗士人低着頭,不敢看朱允熥的臉,說道,“草民等雖是高麗人,但從小熟讀漢家書籍。”說着,重重的叩首,“殿下,我等仰慕天朝文化,恨不能生做大明人。所以聽聞上國王師至,草民不敢與天朝為敵,開城投降!”

“殿下以王師讨伐不臣,草民聞言歡欣鼓舞。那李家乃是亂臣賊子,豈能為高麗國主。草民等不求别的,唯願做大明聖皇治下,一小民耳!”

朱允熥笑了起來,對左右道,“看看,到底是讀書人,多通情達理!”

周圍人傅友德,藍玉,李景隆等人都是冷笑。在他們看來,這些高麗的讀書人,也太他媽沒有志氣了。

“這次征讨高麗,乃是為高麗伐罪掉民!”朱允熥再次開口,“李氏本是高麗王室之臣,行篡逆之事,天理不容。身為高麗上國,大明豈能坐看高麗乾坤颠倒,朝綱崩潰!”

“那李氏在高麗倒行逆施,大殺高麗王族,剝奪高麗世家大族的權力,侵占公卿的财産,為賤民張目,霍亂高麗國體。高麗制度仿照中華,傳承數百年。身為天朝,大明不能坐視不管!”

朱允熥一番話,頓時讓跪着的降人們,眼神中多了幾分欣喜。

李家是篡位奪得了高麗的最高權力,上位之後打壓高麗的世族,以鐵血的手段,清查高麗境内的田人口,早就引得高麗國内許多世族不滿。

“諸位須知,孤帶大明王師前來,讨伐的乃是李家不臣賊子。滅的是李家高麗,而非欲亡高麗。”

聽到這句話,跪着的高麗降人們,頓時痛哭流涕起來。

“上國撥亂反正,乃是下國之福,草民等肝腦塗地,也不能報道上國的恩情!”

“聽說,你們都是高麗世族的旁支?”朱允熥笑道,“有一事,孤還真要麻煩你們!”

第14章

祥瑞世上沒有單純的戰争,戰争是政治的延續。

高瞻遠矚的君王,考慮的永遠是戰争之外的事。高麗畢竟不同于中原各地,中原各地同根同種,是一家人。而高麗再怎麼說,也是外姓人。雖受中華教化,但始終遊離于中華之外。

真想要徹底讓這片土地,融入大明的版圖,非一朝一夕之功能夠實現。所以,在戰争後如何統治,如何管理的問題,比戰争本身,更有難度,也更難執行。

聽朱允熥說有事讓他們去做,那些高麗降人的眼中,馬上又多了幾分驚恐還有懷疑。

這些人都是高麗大姓,要麼姓金,要麼姓樸,要麼姓崔。安州雖然地處偏遠,不算高麗的大城。但他們和本家之間,有着藕斷絲連的關系。再者說,他們都是高麗的士人,朱允熥希望有些話,通過他們的嘴傳出去。

“孤知道,你們在平壤都有親朋故交!”朱允熥淡淡的掃了他們一眼,開口說道,“孤準備派幾人,去平壤城中,把孤方才那些話,說給那裡的士族說,你們誰去?”

頓時,高麗降人們又把頭深埋,顫抖着不敢發聲。朱允熥的意思很明顯了,放他們去平壤,讓他們去當說客。

誰敢去?平壤可不比安州,他們在安州一手遮天,但是在平壤可不夠看。萬一被發現了,當頭就是一刀,腦袋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