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9頁)

話音落下,高麗降臣中,一三旬男子,同樣匍匐在朱允熥腳下,“下國罪臣,崔民哲叩見大明皇太孫殿下!”

朱允熥打量幾眼,這人倒也算得上儀表堂堂,而且臉色還算鎮靜。

“崔,可是高麗的大姓!”朱允熥開口笑道。

“回殿下,罪臣的祖上,乃山東崔氏,五代十國時因戰亂從中原遷入高麗。”崔民哲再次叩首,一臉正色道,“臣,乃中華遺民,與高麗崔氏絕不相同。家中祖訓。中華血脈,世代不忘!”

山東崔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姜太公,南北朝隋唐之時,也是中原數得上的世家大族。

“原來是名門之後!”朱允熥态度稍顯溫和,問道,“孤問問你,平壤已獻城投降,該如何善後?”

“罪臣以為,讓城内官員各司其職,穩定地方即可!”崔民哲不假思索的說道,“百姓們,其實不在意李家是不是高麗王,在意的,不過是他們自己的小日子而已!”說着,頓了頓,有些猶豫的開口,“若殿下想平壤長治久安,須善待高麗士紳大族,約束天朝大軍軍紀,不濫殺無辜...........”

“放肆!”李景隆大聲呵斥道,“殿下面前,哪有你說教的份?來呀,拉下去.........”

朱允熥一擺手,李景隆頓時無聲。

“你說的對!”朱允熥看看崔民哲,露出幾分笑容,“不過,有些話你也說錯了。孤要的可不是長治久安,而是讓平壤重歸華夏版圖。”

“平壤原為箕子朝鮮之都,(商纣王的叔叔)而後又屬衛滿朝鮮。(衛滿,戰國燕國人)至漢武帝時,中國滅衛滿,設漢四郡,平壤為樂浪郡!”

“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之土。孤隻不過是,讓樂浪郡完璧歸趙,認祖歸宗而已!”

“殿下聖明,罪臣祖上,亦因此地乃是中華舊地,方才遷移至此!”崔民哲馬上明白朱允熥的用意,開口說道,“高麗小邦,竊中華舊土,論罪當誅!”

朱允熥一笑,指着已對明軍敞開城門的平壤,朗聲道,“往後,再沒有平壤城,隻有大明的北昌府。”

北昌,北方昌盛之意。

說着,朱允熥看看崔民哲,“孤,任你為北昌府安置使,待高麗戰事了結。孤再讓吏部,授你大明官印袍服等物!”

崔民哲大喜,叩首道,“臣,帶平.......北昌府十萬百姓,叩謝殿下賜名之恩!”說着,嚎啕大哭道,“北昌被高麗竊占千年,如今回歸中華版圖,我等中華遺民,死而無憾。”

“殿下千古聖君,北地遺民,必将萬世稱頌!”

朱允熥淡淡一笑,起身道,“進城!”

這時,不遠處數匹戰馬,疾馳而來。

“殿下,有軍報!”李景隆在旁提醒。

随後,幾個風塵仆仆的騎士,大步而來。當先的,正是在定遠侯王弼軍中,随騎兵作戰的張輔。

張輔到了朱允熥身前,跪地叩首,忽然瞥見朱允熥身後的燕王朱棣,臉上露出幾分尴尬。

“可是定遠侯有軍情?”朱允熥問道。

“回殿下,定遠侯率四千騎兵一直纏着高麗人的兩萬騎兵。”張輔開口道,“雙方厮殺了幾次各有勝負,高麗騎兵到了安州城,本想截咱們的糧道,可是卻撲個空。”

“高麗人惱羞成怒,追着定遠侯不肯撒口,現在正朝平壤這邊而來!”

“來的好!”朱允熥一笑,“省着孤還要去找他們,傳令下去,全殲這兩萬騎兵!”

第28章

野種高麗王之子,靖安君李芳遠,早不負當日出征時的意氣風發,而是頗有些氣急敗壞。

帶兵北上,繞過明軍大軍截斷糧道,再和高麗王京援軍兩面夾擊明國主力,多好的設想啊。可是誰能想到,卻失算得一塌糊塗。

兩萬騎兵氣勢高漲的繞過明軍主力,卻在安州城下吃了個閉門羹,不但根本沒有發現明軍的糧道不說,反而根本進不去已經挂着大明日月旗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