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頁)

朱棣眼神一冷,面色不悅。

藍玉話裡有話,身為一國藩王,如此對待敵國王子,本就是大謬,荒唐,殘暴。若是被禦史等參上一本,有辱國體,怕他朱棣就吃不了兜着走。

禮儀之邦可以殺人,但是這種高麗的王族,要押送京城,诏告天地之後明正典刑,放為正途。像如此的私下折辱,隻會留下罵名。

大明橫掃天下,往前數次遠征,俘虜的王子不知凡幾。可都被老爺子好吃好喝的養起來了,這才是高明的手段和遠見。

沒人說話,場面一時有些冷場。

朱允熥沉思片刻,語氣不善,“燕王,你往日頗為穩重,怎麼今日如此的孟浪?”

叫燕王,就是正式的君臣問話。朱棣心中不耐有氣,卻沒有辦法。隻能低頭,俯首聆聽。

“明國皇太孫殿下!罪臣請降,罪臣回王京,讓父親上表稱臣,出城跪降!”

李芳遠此刻心中再無壯志,他這樣的人,一旦夢想破滅之後,就會陷入另一個極端,那就是怕到了骨子裡。

“高麗小國有罪,全憑皇太孫殿下發落!”李芳遠涕淚交加,“隻求留罪臣一命,罪臣必感念天恩浩蕩,再也不敢與大明為敵。高麗上下,當視大明為父.......”

“這厮,恁地一點骨氣都沒有!”朱棣松開鐵鍊子,冷笑道。

李芳遠求饒聲中,朱允熥也是冷冷一笑,“孤,不是沒給過你機會!可是你不珍惜!”說着,慢慢走上前,戲谑的笑道,“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你是對手嗎?”

“千歲殿下,殿下千歲...........”李芳遠哭着叩頭。

朱允熥收斂笑容,轉身道,“砍了,腦袋給他爹送回去,讓他們父子團聚!”

“殿下!”李芳遠慘叫着,被傅讓等人拖走。

“信國公那邊已經到了漢城,明日一早大軍出發,兩路合圍高麗王都!”朱允熥看着身邊的武将臣子們,微微一笑,“這破敵國之都,擒王滅國的功勞,你們誰想要?”

第33章

捷報至京師明,洪武二十六年九月,明軍中路軍攻破高麗重鎮平壤,全殲高麗十萬精銳精銳。以和津裡海港為後勤基地,調整數日之後,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

原高麗王京開城(闆門店附近),判尹鄭再鎬開城跪迎王師,并且發表檄文,李氏逆賊篡位自立,大明王師,代天誅之,高麗士民箪食壺漿,為大明先驅。

而此時,大明另一路偏師,信國公湯和帶領的大明水軍,攻破樹州登錄,直接攻破漢城後方屏障城南府,高麗王都漢城,已在明軍兩路夾攻之中,危在旦夕。

皇太孫捷報傳至京城,大明朝堂振奮。須知,曆朝曆代不乏武功赫赫之帝王,但未曾有過,為儲君時便親率大軍,行滅國之事的浩大的武功。

即便英明神武如大唐太宗皇帝,滅遼東高句麗等國,也興舉國之力,耗費數年。

而皇太孫帶軍出征不過月旬,滅高麗就已成定局。即便是不滅高麗,與那番邦小國簽城下之盟,也足以震爍史冊。

即便是那些一開始不贊歎皇太孫出征的文臣們,此刻也要心悅誠服的說,如此功績,當泰山封禅!

大明上下欣喜,而那些常駐京城内的各番邦使節等,如安南等國,則是惶恐不安。大明軍力如此浩大,若是哪日他們朱家爺倆吹胡子瞪眼,看其他這些小國不順眼了,也發兵打那麼一遭..........

于是,不但是大明的臣子們上賀表,各番邦使節也連連上書,稱呼天朝為父母之邦,同時每年進貢的貢品等物,又加了一倍。

不過,皇太孫畢竟是皇儲,還不是皇帝。群臣再怎麼稱頌也要有個限度,所以朝堂上下,紛紛再次上表,開始對皇帝老爺子歌功頌德起來。

“古往今來,聖明君王不知凡己,然未有如我大明者,明君之道,薪火相傳!”

“皇太孫乃是皇明嫡子嫡孫,陛下殷勤教導,敦敦教誨,使其更勝于藍也......”

群臣們的賀折狠狠的拍了老爺子一記馬屁,大意是說,古往今來很少有我大明這般祖慈孫孝,子孫們各個都整齊的朝代。而皇太孫經過陛下的苦心培養教育,小小年紀已經展露出千古明君的威儀。

拍老爺子馬匹,未必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