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稅,充足府庫,限制官商。
再往後,還有關稅,還要開放優良海港,取消禁海。靠種地,永遠不會發家緻富的。雖以後任重道遠,但起碼現在有了好的基礎和條件。
“現在國庫的存銀存糧,可供三十萬大軍,征戰兩年。若等到年底,收了秋稅,鹽稅,就算是五十萬大軍,打上三五年,朝廷也無錢糧之憂!”
老爺子繼續說道,“不過,錢花起來容易,攢起來難,你小子也别心中得意,見誰都想動刀子。那樣,就是有金山,也不夠你禍害的!”
“孫兒謹記皇爺爺教誨!”朱允熥說道。
“對了!”老爺子又眉開眼笑的說道,“你說高麗那銅礦,咱讓工部的人去看了。嘿嘿,還真他娘的是座金山呀!番邦小國,也不是沒有好玩意!”
“高麗打下來的,但是如何治理,許多事還要皇爺爺聖裁!”朱允熥想了想,開口道,“孫兒,有幾個淺見。”
“說來聽聽!”老爺子夾了一筷子菜,吃着說道。
“假設高麗建行省,要先興科舉,擇寒門學子,為高麗之官,為大明效力!”朱允熥說道,“這些人,原本在高麗大族打壓之下,是沒有出頭之日的。我大明給他們官位前途,他們必然為大明效忠,感恩戴德!”
“可!”老爺子點頭道,“世家大族不能用,他們心眼太多。高麗不但要開科舉,而且選材要多。這樣吧,今年秋闱,高麗也開。出題嗎,簡單一些,務必讓高麗讀書人,沐浴天恩!”
“皇爺爺聖明!”
老爺子這麼說,就是建省的事,不會出岔子。
“再有,高麗雖然小,但有幾處算得上北地的重鎮!”朱允熥看看老爺子的臉色,“為長治久安之計,孫兒想,請皇爺爺,許皇家子弟,就藩高麗!”
第59章
兒子多了不好辦。夜深人靜,偶有蟲兒鳴。
寝宮之中,老爺子閉目坐在搖椅上,身體随搖椅輕動,腦中想着白天時,朱允熥和他說的那些話。
“以宗室子弟充實新土,方能使此地,為中華永久之地!”
朱允熥的意思是,大明要在高麗那分封宗室藩王。這可不是小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影響大明國運,乃至百年大計的大事。
大明雖然行分封,但和前朝曆代不同,不是看哪裡好就把子孫封過去享福的。諸王所封之地,皆是天下險要雄勝所在。
外有邊塞九王,沿長城之外,正面大明三北,保衛國疆。
内有運河長江一線,即可為塞王背後防線,又可拱衛京師,穩定的地方。
和曆代分封不同之二,老爺子也吸取了曆代藩國做大,威脅中樞的危害。大明藩王雖有封地,有軍權但無政權,藩王治下各布政司,知府,乃至縣令都是聽命中樞。除卻藩王的護軍之外,各地還有龐大的軍衛指揮所,直接聽從五軍都督府的指揮調度。
其實,老爺子也有些私心。天下是老爺子出生入死打下來的,就是他朱家的。嫡長子一枝坐皇位,其他兒子們世代為王,大家夥都世代富貴,這才有一家人的樣子。
不過,就在今天,朱允熥話裡話外,把老爺子這種分封的隐憂,點了一個透徹。
“皇爺爺,天下是咱朱家的。您的兒子們都是藩王,孫兒輩的也都要做郡王。可是大明就這麼大,朱家的子孫卻無窮盡,再過幾十年,往哪封?”
“天下的土地都是有數的,朱家的子孫多占些,百姓就少些。假若幾十年後,朱家子孫千萬,占盡了大明的膏腴之地,而那些子孫後人又不争氣,隻知道魚肉百姓。那大明,和您推翻的大元,有什麼兩樣?”
“您提劍起淮西,就是因為吃不上飯。那時候大明百姓吃不上飯,還都要為朱家子孫為奴為婢,百姓焉能不反我朱家?”
“田地隻是其一,大明每封藩王,朝廷花費無數,田地人口,宮城别苑,金銀寶物,絲綢錦緞。這些還都是藩王的花費,那些各王爺所出的,撈不到王爵的皇孫們,是不是也要朝廷養活?”
“到時候天下土地都在藩王之手,無賦稅交予朝廷。而朝廷還要養活那麼多的宗室子弟,操心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朝廷哪來那麼多錢?到時候還不是要在百姓身上打秋風?”
“孫兒覺得,與其那樣,咱爺倆不如現在就未雨綢缪!”
“高麗新占之地,缺天朝教化,分封皇子皇孫于此地,有益無害。試想一下,咱們把高麗境内,變成大明的各個藩國,是不是比派遣官員管理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