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8頁)

臣子中,徐輝祖起身道,“殿下,校址,演武場等已經整備完畢,軍馬器械等也已經就位,就是教授的先生.............”

說着,他有些尴尬的笑笑,“教授的先生如何選定,還要殿下欽點!”

不經意間,朱允熥在徐輝祖的頭上,看到幾絲白發。這些日子他徐家的日子也不好過,秋天時那些二代鬧事砸的青樓,說是他徐家的産業。

雖說最後查明是他弟弟徐增壽家的管事,打着主子的名頭在外面斂财。但徐家也脫不了幹系,若不是老爺子看在已故中山王的面上,看在徐增壽是他親自賜命的份上,少不得一番處置。

不過饒是如此,也削了徐增壽世襲指揮使的官職,讓他在家閉門思過。

其實,此事若發生在朱允熥正為東宮初期,他定然狠狠的給徐家上上眼藥,畢竟那徐增壽可是曆史上有名的二五仔。

但此時他地位穩如泰山,徐輝祖在東宮盡心任事,再者考慮到老爺子對徐達家的偏愛,所以也就輕輕放下了。

“孤還記得上次壽辰時,你送了孤一本故中山王一生征戰所整理出來的用兵心得。”朱允熥緊了下身上的狐狸皮鬥篷,笑道,“當時孤就說,往後開武學,這些東西用以教授大明的軍中後輩!”

“你既是徐家的嫡子,又在軍中曆練了這些年,武學教授的職位,許你一個!”朱允熥沉吟着繼續說道,“其他教授先生嘛,就從諸位老将中挑選,他們都打了一輩子仗了,想必也略有心得!”

話音落下,殿中武臣們互相看了一眼。

徐輝祖又沉吟着說道,“殿下,這個........老帥們打仗的本事自然是一等一的。可是教課嘛..............您也知道老帥們生性,放浪形骸,那個.............”

“哈哈,你是怕他們在課堂上抄刀子罵娘?”朱允熥大笑道,“無妨,武學嗎?學的就是男兒本色,學的就是男兒的血性。武學不是國子監,也不是官學,可不是培養君子的地方。”

“一開始孤也有顧慮,那些老帥大字不識得一個,動辄就要掏刀子捅死誰,怎麼教學生。但後來孤想了想,教學生總比帶兵容易。軍中那些掉腦袋都不吭氣的悍卒他們都能帶,一些生員有什麼教不了的!”

說着,朱允熥再看看殿中的武臣們。

“宋國公!”

老邁的馮勝欠身行禮,“老臣在!”

“你是老臣了,這武學的總教習一位,你擔着吧!你是開國的老臣,威望甚深,交你管理武學,孤放心!”

馮勝明顯有些意外,他雖然是開國六公之一,南征北戰功勞匪淺。但這些年,韬光養晦不大愛管事了。

也不是不愛管,所謂人老成精。他是親眼見過其他開國幾公,是如何慘死的,所以這些年戰戰兢兢的,生怕招了皇帝忌諱。皇帝也明白他的心,給了一大堆虛銜,任其榮養。

可現在,皇太孫忽然點了他一個差事,讓他大出所料。

“這..........殿下,臣老邁不堪重壓,再者這武學之人乃都是天子門生,臣何德何能.............”

“老公爺太過自謙了!”朱允熥笑着接話,“武學是為大明培養将才,你是百戰老将,雖老但有餘力,就不必推辭了。”

說着,又看看衆人,“方才宋國公說,武學生員都是天子門生,這話沒錯。武學如禁軍,直接聽從皇爺爺調度差遣,旁人不得插手!”

“喏!”武臣們用軍禮回應。

這時,曹國公李景隆笑道,“殿下,既是為大明選将才,又是皇爺和您親慣的,臣以為武學這個名,是不是有些不夠氣派?”

“依你之見呢?”朱允熥端起熱茶笑道。

李景隆想想,“武學,取天下尚武男兒,為天子門生,翌日都是大明虎贲的中流砥柱。大明文有國子監,不若這武學就叫國武監!”

話音一落,武人們的眼神都炙熱起來。

别看現在大明武人在朝堂上,地位不遜于文臣,甚至隐隐高了一頭。可是千百年來,一直都是文貴武賤。朝堂上武人勳貴壓着文官,但是除卻這些勳貴之外,大明的武人們,多在文官面前擡不起頭來。

文官都出身良家,寒窗苦讀十餘年也未必登科。一旦選中,是光宗耀祖魚躍龍門。整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對于狀元文曲星,舉人老爺等都有着莫名的崇拜。

而武人在世人眼裡,地位遠不如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