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頁)

“孫兒已經想過了!”朱允熥說道,“若是您允許,朝會上孫兒讓淩漢等人先上折子,先說皇莊的事。等咱爺倆同意把皇莊多出來的田地,按丁分配給百姓之後。再讓方孝孺他們上折子........”

老爺子接口道,“讓他們上書勳貴在鳳陽田産太多,影響百姓生計?”

“皇爺爺聖明!”朱允熥笑道,“如此一來,咱爺倆帶頭,勳貴們也都沒話說。孫兒再和曹國公他們通個氣,讓他們主動叫還田産礦山之類的,這事也鬧不出什麼風浪來!”

“而且,朝廷也不是白要他們的,他們賣命來的東西,咱爺倆心中有分寸!”朱允熥繼續道,“可以贖買,或者恩萌他們的子孫,給與官職爵位。其實京中的淮西勳貴,誰家也不靠那點租子活着。有田産在鳳陽,不過都是面子事。咱爺倆給他們些好處,他們也就順手推舟了!”

老爺子想了半天,看看朱允熥,“你心裡到底打的啥主意?”

“中都,是大明龍起之地。孫兒想着,正好在此處施行德政!”朱允熥開口道,“地,按人丁發放給百姓。取消以前的丁稅,而是按地收稅。按地收稅,就不會再有隐藏人口的事,更不會再有百姓交不起丁稅,賣身為奴的事!”

“這話你早就說過,咱也想了許久!”老爺子又躺下,開口道,“可是,這事難呀!這麼一改,天下的大戶财主都不願意。他們的地多,交的就多。老百姓沒了丁稅,就不會再求着他們庇護。這可不是小事,這是牽一發動全身.........”

“您怕了?”朱允熥笑道。

“哼!”老爺子冷笑,“勳貴也好,官員也罷,還有什麼财主大戶,隻有他們怕咱的份兒!”說着,眼神一淩,“對,大孫,你說的對。這種事,就應該趁着他們怕咱的時候,直接給辦了!”

說到此處,又扭頭看看朱允熥,“咱雖老了,可這事沒有咱,你還真不好辦!咱讓人罵了一輩子,到老了也沒那閑心裝菩薩,就這麼幹!”

第137章

抓阄男兒為家國,謀劃何其多!

一直以來,朱允熥都覺得自己,有把這個古老帝國,帶向更好道途的責任。而他有着先天的上帝視角,也可以讓這個國家少走很多彎路。

但很多事,急不得,要慢慢來。

驿站改郵,現在看來是保證道路暢通,往後延申就是國家的基礎建設。

收取商稅,以後會越來越完善,使國家的負擔不全在農人身上。

改革币制,更能促進商業,振興經濟。

攤丁入畝,會給國家帶來大量的自耕農個體。這些個體,未來就是大明帝國,最結實的主體。

若一切順利,再過五年大明的國力,可不止更上一層樓那麼簡單。

在這些宏觀的政策之下,削藩保證權在中央,取消不交稅的特權借機,不斷對外用兵,擴張領土,移民建立城鎮,開海禁等不過是水到渠成。

做好這些基礎,方能大展心中的宏圖。

見老爺子表态支持,甚至願意幫孫子出頭做那些難事,朱允熥心中大為感動。

“皇爺爺,謝謝您老!”

“滾遠,假模假式!”老爺子笑罵,伸腿道,“哎,孩子大了沒良心,就嘴上說好聽的!”說着,沖下面努努嘴,“早先,看咱躺這,你早就上來給咱捶腿了!”

“孫兒給您捶腿!”

邊上,樸不成及時的放好幾個軟墊子,朱允熥跪在上面,輕輕的幫老爺子捶腿,“爺爺,不單是這些,孫兒還想着咱爺倆宮裡的用度,其實也可以減減!您看,光祿寺的賬冊,咱們宮裡一年要花費三十萬左右,有時候還打不住!”

老爺子皺眉,“曆朝曆代,咱都算得上勤儉持家,咋還能花這麼多?”說着,眼珠一轉,“是不是有貪官?黑了銀子?”

“家大業大花費就大,宮裡養這麼多奴婢,他們都是天家臉面,吃的用的都是好的,自然就花的多了。孫兒想,一些上了年紀的宮女等,可以給些錢放回家中,允許婚嫁!”

“人少了,花費也就下來了。往後,咱宮裡的花銷,要戶部和光祿寺兩邊核算,每年保證一個定額。”

“嗯!”老爺子鼻子裡嗯了一聲,閉目道,“這些小事,您自己拿主意去!不過呀,咱看大可不必。你想想,你要是把錢袋子讓文官看着,往後你想要花錢,可就難咯!”

“孫兒也沒有花錢的地方呀!”朱允熥笑道,“再說,兩淮鹽稅進的是大内的私庫,哪裡還會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