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頁)

田邊的樹下,秋風之中,宮人們已經開始準備起來。

“咱考考你們!”對這些皇孫,老爺子可不似對朱允熥那般寵溺,“一畝地,能産多少麥子呀?”

說着,老爺子看看衆皇孫,“朱有爋,你來說!”

周王家的老大朱有炖還算是個老實孩子,而他家的老二朱有爋則是個不省心的。平日最喜歡和燕王家的老二老三在一起玩,也是蔫壞。

“這...........”朱有爋一下愣住了,瘦長臉上滿是尴尬。他從小養尊處優的,哪裡知道一畝地産多少麥子,猶豫道,“四........五百斤?”

“你他娘的說瞎話都不眨眼!你們家的地能産那麼多?”老爺子氣得大罵,“虧你還是周王的兒子,你們家封地在河南,農人主産的就是麥子,你連這都不知道?”

“皇祖父,孫兒知罪!”朱有爋趕緊跪地請罪,驚恐不已。

對這個小子,朱允熥沒啥好感,對他老子周王其實也沒少好感。周王在藩王之中,屬于異類。一向以博學仁義博得老爺子的歡心,少年時差點就封他當了吳王。

他封地開封,乃是中原最富庶的地方,又以宋朝古宮為王城,曾經在老爺子心中的地位可見一般。

不過,據說太子朱标在的時候,對這個弟弟可是一般的很。不但是朱标,老爺子諸子之中,周王隻和燕王要好。

朱允熥對這位王叔的了解,更多的是他的陵墓。後世時,看過周王陵墓的紀錄片,地宮挖的跟防空洞似的。裡面還套着圈,圍繞周王的地宮都是窯洞一般,妃子的殉葬坑。其中最小的,十四歲。

“來,你說!”老爺子随意一指,一下指到朱高煦頭上。

後者頓時大眼瞪小眼,他更是個隻知道吃的貨。

“算了,問你也是白問!”老爺子橫他一眼,對朱高熾道,“你說!”

朱高熾小眼睛轉轉,“皇祖父,地有良田沙地之分,每畝的産出不能統一衡量。不過以北平為例,上等的好田精心耕作之下,一年的産出也就是一擔左右!”

“嗯!”老爺子點點頭,“你還算不忘本,是個好孩子!”

“不過北方之地,大多是一年一收。若是河南山東等地,良田細做倒是可以一年兩收。兩收的地,普遍單畝出産微少于一收之地!”

“麥子,本就産量小。若是江南之地,不但一年兩收,所産的稻米等物也産量大些!”朱高熾又道,“但,所謂看天吃飯。每年的收成,還是要看老天是否風調雨順。江南之地即便有些災荒,百姓也不甚慌亂。但是北方之地,若有災荒,日子就要艱難得多!”

“好好!”老爺子贊道,“這才是世子的樣子!”

說着,把眼睛一橫,看着周圍的皇孫們,怒道,“你們都忘本了嗎?”

第186章

竹筍炒肉“皇太孫叫你們入宮讀書,可你看看你們每日都在幹什麼?”

“騎馬打獵,吃喝享樂。來京城之中,每人還帶着成群的奴婢供你們使用!”

“不但課業一塌糊塗,連地裡産多少糧食,連什麼節氣種,什麼節氣收都不知道,你們白長這麼大個子!”

老爺子背着手,對着皇孫們就是一頓痛罵。

“咱們老朱家,窮苦人出身,祖宗八輩都是在地裡刨食的泥腿子。如今做了天下,榮華富貴更不能忘本!以後,你們都是要當藩王,掌管封地領軍治民的人。你們連本都忘了,咱以後怎能放心?”

衆皇孫惶恐不敢言,都跪在地上,腦袋深埋。

“讀書不成,種地不成,那還有什麼用?還算個好爺們?”老爺子繼續罵道,“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享受倒是比咱還會享受!你們這代都這樣了,以後你們的兒孫呢?”

以後,這些藩王的兒孫都會變成大明的蛀蟲。

朱允熥冷眼旁觀,心中也恨這些人不争氣。說起來,老爺子的兒子們或許有許多毛病。但單獨拎出來,也都能獨擋一方。而這些皇孫們,可就差了許多。

盡管朱允熥已經在暗中推動,藩王遠遠就藩的事。可真要是到了邊疆,這些人遠不如他們父輩的勇武,更沒有那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