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4頁)

雖不用再被地方官看着,但有關藍玉的情況,錦衣衛還是會雷打不動的奏報上來。奏報中說,一開始藍玉對種地一竅不通,到現在已如種了一輩子地的老農。

“若不是投軍,臣........草民,本該就是個莊稼漢!”藍玉笑笑,“倒是殿下,自征高麗之後,越發的英武了!”

“征高麗,你也有功,不過嘛,暫時隻能記在孤的心裡!”朱允熥開口,看看靈堂那邊,“你能沉下心來孤很高興,但别讓那些瑣事,把大将軍的能耐磨沒了!”

藍玉感激的看了朱允熥一眼,低聲道,“功勞不功勞的,草民現在看得開。”說着,眼神中迸發出些神采來,“就是盼着,将來有再給殿下牽馬的那天!”

這樣的機會,其實很渺茫了。

老爺子漸老,朱允熥這個皇太孫,作為大明帝國的繼承人。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親自領兵遠征。

靈堂那邊,因為聖旨将恩,規格馬上又提了一級。王家的人還有禮部的官員,都在忙碌着。老爺子賞賜的各種随葬品,也都放入棺椁。

“你多大投軍的?”朱允熥看着那邊,開口問道。

藍玉想想,“十三!”說着,又笑了下,“那時,跟着姐夫屁股後頭,在和州搶劫!”

“山大王!”朱允熥笑了。

“也就是為了吃口飯,亂世之中,搶劫是最難幹的活。老百姓本就什麼都沒有,遇上要搶他們的賊人,敢豁出命去拼。姐夫手下百多人,也不過是饑一頓飽一頓!”

說着,他似乎是打開了話匣子,繼續道,“後來,姐夫聽說濠州紅巾軍要打和州,主将是郭大帥的女婿,是個為人豪爽講義氣的好漢子,變帶着我們投奔過去!”

話音落下,靈堂那邊的和尚道士開始做起法事來,紙錢漫天飛舞,各種樂器法器交織在一起。

“聽說,那時候老爺子還不待見你們!”朱允熥笑道。

“姐夫那人,殺人太多,名聲不好!”藍玉也看着那邊,笑着說道,“皇爺說,留你們這些強盜在軍中,早晚是禍害!而且,你們這些強盜不講道義,什麼壞事都幹。今日投奔我不過是為了口飯吃,明天吃飽了,你們就要尥蹶子!”

朱允熥聽得津津有味,“後來呢?”

“後來,姐夫給皇爺跪下了!”藍玉淡淡的說道,“說,他常遇春之所以搶劫,是因為沒遇到明主。亂世之中,好男兒都要博個好出身,誰也不願意一輩子被人戳脊梁骨。若大帥不棄,常某還有這百十個兄弟,必鞍前馬後,若有二心,天誅地滅!”

“其實,你們都要感謝皇爺爺。”朱允熥轉頭,正色道,“天下,能殺人的漢子多,可不誰都有機會成為名将。更不是誰,都能遇到明主!”

藍玉笑着的臉色一僵,沉默不言。

許久之後,臉色糾結起來,然後帶着幾分無奈道,“殿下,這話.....若早有人說給草民聽,或者就不會有今日了!”

說着,看向靈堂那邊,“若早有人說給那些死了的老兄弟聽,或許他們也不會該享受榮華富貴的時候,身敗名裂!”

“早說,你們那時也未必會想通。人都是後知後覺,有些事不經曆,根本想不通,也想不透!”朱允熥翹起二郎腿,雙手握在一起,“皇爺爺恨的,也正在此處。他恨,有些人有時候忘了臣子的本分!”

“你方才說,皇爺爺一開始看不上外公那些強盜!那是因為,皇爺爺從起兵開始,就立志以天下為己任。他要做的,不是帶人到處流竄搶劫的流寇,而是要成為一代人傑。”

“你看那陳友諒,弑主稱帝,麾下八十萬精兵。可就因為他骨子裡是個流寇,龍袍他穿不住,最終落得個千古笑柄!”

“想想看,若當初你們跟的是陳友諒,而不是皇爺爺,焉能有今天的成就?”

說到此處,朱允熥歎口氣,“你們呀,都忘了。當初是你們求着跟着皇爺爺身後,而不是皇爺爺求着你們。打天下,你們是出了許多力。但根子上說,你們所有的功勞,都建立在皇爺爺對你們的信任之上!”

“華夏,從不缺好漢。可能沒有你藍玉,有劉玉,張玉。但皇爺爺那樣的明主,隻有一個!”

“世,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外公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甯願給老爺子跪下,也要跟着老爺子幹!”

一番話,字字句句像刀子一樣插進藍玉的心底。扪心自問,這些年,之所以居功自傲,桀骜放縱,就是因為忘了這個道理。

他們這些人,生下來就是窮漢,連個名兒都寫不囫囵,就是有一身蠻力。這樣的人,亂世中有的是。甚至有比他們還能耐的人,可到最後,那些人連亂世都沒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