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10頁)

火器兵的陣型比步兵還要整齊森然,橫看成嶺側看成峰。交戰時,一旦遭遇敵人,他們馬上可以列隊射擊,抵禦數倍之地。當大軍需要他們鑿開敵人的營寨時,他們也可變身無堅不摧的利器。

軍中,單一營三千人火器兵,就有發射重彈的長火铳一千杆,快發輕彈銅火铳五百,各色火炮四十多門。另有,百十名臂力強大的擲彈兵。

至于後世人所稱道的三眼火铳,因為威力不足,已不在精銳部隊之中裝備。

早在國朝之初,火器就在軍中盛行。尤其是沐英平定雲南時,大放異彩。火铳雖然裝填慢,但是射程遠威力大。準頭雖然沒有弓箭精準,可若集合火力,分段射擊,連綿不絕摧枯拉朽。

隊列從來就是不西方人的專利,火力輸出更不是他們的首創。

況且,相比于弓箭。火铳兵更容易訓練,而且火铳的造價也更低廉。

是的,相比于弓箭,火铳的造價堪稱低廉。

此時的大明,有着冠絕世界的生産力。即便是工部嚴抓工藝品質,每隻火铳平均下來,也不過四錢銀子。彈丸,不過是三錢銀子一斤。甚至乃至一門短兵相接的虎尊炮,造價也不過四塊銀元多一點。

而此時世界上其他國家,生産力極其低下。

就算是在文藝複興時期的歐洲,他造出一杆火铳鳥槍,同時期已經是大明嘉靖年間,國力江河日下的時代,也能造出五杆。同樣的價錢,同樣的世間,大明是世界其他地方産量的兩倍。

再細細算算,根據人均收入還有物價比對。歐洲造一門火炮,大明可以造出七十三門。

朱允熥不太執着的,可以的去做些什麼。因為這些古人,遠做得比後世人想象得更好。

此時,春操部隊,已經進入實現标注的作戰區域,前方的營地中,無數土山,壕溝,草人就是他們的假想敵。

朱允熥手搭在眼睛上,伸長脖子仔細的觀看。

首先,火器兵把火炮推在最前方,在騎兵的配合下鋪天蓋地的壓上去。而後,硝煙伴随轟隆的炮響,假想敵的營寨之中,磚石橫飛,草木遍地。

火器兵在側面打擊,中軍步兵緩緩壓上。簡直就是這時代的跑步協同,等步兵全線出擊之後,火器兵作為後方部隊嚴陣以待,而騎兵們則是抽出馬刀,直接包抄後裔。

“中規中矩!”老将勳貴中,宋國公馮勝開口道,“人是活的,戰場上不可能都按照咱們想的打,更不可能跟操練時,擺好的營寨一樣,不動彈不反擊!”

武定侯郭英也道,“常家二小子帶兵有一套,但是打仗嘛,還差點火候!有點着急了,總想着直接橫掃,有些不可取!”

朱允熥對将士們的演練已經很滿意了,笑道,“老國公,老侯爺,若是給你們這種配備的士卒,怎麼打?”

“假若,對方和我軍兵力相當,斷然不能這麼全線壓上!”郭英說道,“更不能在平地決戰,而是騎兵勾着對方,我方在高地列陣,以火炮轟擊,步兵出兩翼,把戰線拉寬,拉長。看準薄弱處,火器兵轟擊,騎兵再出擊,把敵軍分隔,逐一殲滅!”

馮勝補充道,“還要留出一條口子,讓敵人逃跑!”

景川侯曹震接口道,“讓他跑,然後咱們在後邊粘着揍!”

老将們說的不無道理,和這些老将比,新生代的将領們缺乏的不是作戰經驗,而是統領大兵團的作戰經驗。

“那些火器不好用!”老将之中,郭英再開口道,“有這玩意,啥烏龜殼子都能給他砸開!”

場中演練暫時告一段落,别看隻是簡單的一場對假想敵作戰,但若無平日的千錘百煉,斷然練不出這種效果。

老将們說的雖然未必都有道理,但也是言之有理,并不是一味的貶低後輩。

“這些人,要放出去,去邊關多曆練大規模作戰的能力!”朱允熥看着視線中的新生代将領們,心道。

随後,他微微轉頭,看到有些面如土色的朱高熾,展顔一笑。

“在那邊幹什麼,到孤這邊來!”

朱高熾在另一邊,眼神從一開始就沒離開過參加演練的軍隊。他是燕藩的世子,生長于邊地,可不是不知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