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2頁)

将來,會如何呢?

且不理會朱高熾這些心思,朱允熥已經上馬,策馬到大軍營地之中。操演剛過,士卒們原地肅立,默默休息。

看一支軍隊是否能戰,首當其沖就是紀律。數萬人鴉雀無聲,都筆挺的站着,不動如山。看着就知道,這是一隻經過血火淬煉的鐵軍。

朱允熥在火器營前勒馬,不等李景隆牽馬,自己便幹脆利落的跳下。

火器營指揮使江陰侯吳高單膝跪地,“臣,叩見皇太孫殿下!”

吳高乃是功臣之後,他的父親是江國公吳良,軍中綽号老實吳,為人最是沉默不語,卻異常悍勇。攻應天平陳友諒鞏功勳赫赫,建國之後病死青州。

曆史上吳高這人也算忠臣良将,他鎮守遼東之時,朱棣幾番都攻不下來。後來也不知建文怎麼想的,或許是因為吳高勳貴之後的身份有了猜忌,竟然讓把吳高貶到了廣西。

等朱棣登基之後,感念人才許以高官,但吳高非但不領情,還一心辭官告老。後貶為平民,仁宗繼位之後,吳高已死,家人被流放海南。

看着眼前無數大明虎贲,再看看無數的忠臣良将,朱允熥心中再次感歎。

倆王四個二,三個尖兒在手,建文都能輸,也是沒誰了!”

想到此處,再看吳高的眼神充滿笑意,親手把對方扶起來,笑道,“不必多禮,你如今統帥火器營,工部發下來的火器,可還好用?”

“火器好用,威力大,陣勢也駭人!”吳高恭敬的俯首說道,“隻是單個拿出來準頭不行,而且,要是趕上陰雨天,就打不響,威力大打折扣!”

“還有就是............”

見他有些猶豫,朱允熥笑道,“有什麼就說什麼,武器是給你們用的,要你們說好才是真的好。不然,弄一堆燒火棍給你們,到了戰場上不頂用,那豈不是拿你們的性命開玩笑?”

吳高也咧嘴一笑,“就是兒郎們不敢多裝藥!”說着,繼續道,“這長火铳,最多三輪就跟烙鐵似的燙手。兄弟們拿都拿不住,而且再點火,不敢多裝藥,裝多就炸了!”

說着,對旁邊一伸手,“許大眼,把你的火铳拿來!”

肅立的士兵之中,一個細高個的漢子,聞言忙不疊的點頭,他剛要把火铳送過來,卻被李景隆制止。

李景隆接在手裡,裡裡外外的看看,又铳口沖下,在地上頓了頓,才交過來。

如今大明火器營的火铳,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火铳大約一米出頭,一根包箍的鐵管,下面粗上面微細,拿在手裡十分沉重,近戰可以當鐵棍掄,一棍子下去筋骨立斷。

伸手在铳口裡摸摸,内壁光滑。

“這是軍中的長火铳,發射的是三錢重的彈丸。這種火铳最好用,大的遠,威力大。隻要挨上,什麼甲都白搭。就是熱得太快,三輪下來,弟兄們不敢裝藥子兒,隻能先解開褲子撒泡尿,可要是呲進了火铳口裡,又打不響了!”

朱允熥一邊聽吳高說話,一邊反複打量手中的火铳,盡管發下來的火铳,每一把都經過工部嚴格的篩選,但做工還是很粗糙。

不過這也怪不得工部的工匠和官員們,武器對于華夏這樣龐大的軍隊來說,都是消耗品,隻要結實耐用打得響就是好家夥。大明軍工,首先是量必須大,經得起消耗,而且造價不能太貴,務必物美價廉。再說,殺人的家夥,弄那麼精美作甚。

吳高所說的火器問題,朱允熥一點也不意外,這時代所有的武器都是人工制造,鐵銅的鑄造等工藝還不完善。密封性,耐熱性都不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就在所難免。

“早知今日,當初多學學數理化多好!”朱允熥心中苦笑。

不過,看着手中的火铳,他忽然福臨心至。

“老李,去傳工部侍郎練子甯過來!”朱允熥說道。

今日春操,不但武臣悉數到場,文臣之中也有人前來旁觀。沒多久,練子甯就到了朱允熥面前。

“臣,參見殿下!”練子甯不單自己來的,身後還跟着幾個有些忐忑的工匠頭目。

“唔!”朱允熥點點頭,“你是工部侍郎,管着造币司還有火器鑄造局,孤有個事跟你說!”說着,擡頭看到幾位工匠,笑起來,“正好,你們也來了,看孤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