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頁)

靠窗的位置,朱允熥惬意的靠在一張躺椅上,手邊放着熱茶,手中捧着一本書,看的津津有味。他似乎看得很投入,表情時而歡愉,時而皺眉。

他看的不是什麼四書五經,也不是什麼史書鑒賞。而是市井之中頗為流行的話本小說,《水浒傳》。

李景隆從下層船艙中上來,先是用眼神,聞詢下侍立一旁的王八恥,在得到後者輕輕的點頭回應之後,輕聲道,“臣,參見殿下!”

“嗯!”朱允熥點點頭,“來了!坐吧!”

李景隆沒坐,恭敬的微微躬身站着,“後邊傳來消息,已經都辦妥了!”

“你辦事孤放心!”朱允熥依舊看着書,嘴角笑笑。但下一秒,合上書本,“那人還活着?”

他所說的那人,就是嘴被堵着,手腳被捆着,釘死在棺材裡的人。那口棺材,如今正在船艙的最下面。

“臣剛才去看過,還有口氣兒!”李景隆低聲道。

“嗯,人是沒那麼快餓死的!”朱允熥笑笑,“可能拉回京城埋的時候,他都還吊着一口氣!”

聽了這話,李景隆後脊梁骨嗖嗖冒涼風。

都說老皇爺手段殘暴,眼前這位,可一點不比老皇爺含糊!起碼皇爺殺人,給個痛快。而這位..........

“你他娘想啥呢?”想到此處,李景隆趕緊在心中大罵自己,“殿下多仁厚的人,你怎麼在心中這麼诋毀殿下!”

随即,李景隆也咧嘴笑笑,看向繼續翻開書本的朱允熥,“殿下真是好興緻,江風陣陣景色宜人,殿下手不離卷,倒也相得益彰!”

“什麼手不離卷,不過是打發時間!”朱允熥笑着,點點書本的封面,“水浒傳,看過沒有?”

“臣看過,寫的是大宋末年梁山好漢的故事!”李景隆笑道。

“英雄好漢?”朱允熥冷哼一聲,“一群殺人魔王罷了,你看那李逵,動辄殺人全家,還吃人肉。還有什麼船夥兒張橫,專門暗殺過路的客商,還有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娘,矮腳虎王英,這些人的行徑,也算得上好漢?”

“孤看這書中,武松,魯智深等人還算是好漢。其他人,哼哼!”說着,朱允熥又道,“最壞的就是軍師吳用,人家别人日子過得好好的,他非要用計謀害人家,弄得人家家破人亡,隻能上山入夥!”

“宋江那厮也是可惡,殺了人家扈三娘全家,還讓扈三娘嫁給了王英!”

“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大言不慚說什麼替天行道?濫殺無辜,還有什麼臉說是江湖好漢?”

李景隆笑道,“民間話本看的就是個樂呵,殿下不必當真!”說着,向前幾步笑道,“說起這書,其中還有個典故!”

“什麼典故?你說來聽聽!”朱允熥放下書,抓起一把瓜子說道。

“殿下發現沒有,這水浒傳中,幾個蕩婦還有惡人,都姓潘?”李景隆笑道。

朱允熥想想,還真沒錯。潘金蓮,潘巧雲。王慶手下的潘忠,方臘手下的潘文海。水浒一百單八将,就沒一個姓潘的。

“這是為何?”朱允熥問道。

“此書的作者施耐庵,原本是張士誠手下的幕僚!”李景隆笑道,“在張士誠手下效命之時,他有個死對頭,就姓潘。這人聽說是張士誠的親戚,是個壞事的奸佞之人,屢進讒言,使張士誠昏招跌出,最後敗亡!所以,施耐庵心中憤恨,便把書中的壞人都冠以潘姓!”

“還有這事!”朱允熥笑道,“都說文人小心眼,果然不假!”說着,他拍拍手中的書本,“元末群雄之中,張士誠這人最有意思!”

“你看,他是私鹽販子出身,身上一直都帶着真正江湖人的作風,講義氣,不禍害鄉鄰百姓!”

“對讀書人也甚好,很是禮賢下士。蘇州被圍的時候,城中無糧,他甯可帶着手下人出去送死,也不願搜刮百姓!”

“所以到現在,蘇杭等地的百姓,還念着他的好!”

其實,當年老爺子起兵時最恨的人不是陳友諒,就是這個張士誠。

當初剛剛在打下應天府,老爺子派人給張士誠送信。你是鹽販子,咱是種地的,咱們都是窮苦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聯合起來揍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