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揍性!”李景隆笑罵道,“那也要打了勝仗才帶你們去!”說着,壞笑起來,“帶你們去不是事,就怕你小子讓人家三兩下夾出來了,到時候丢的可是咱們全軍的人!”
說着,他一個堂堂國公,居然捏着嗓子學着戲文裡小姐一般的強調,“哎呀,那些跟鞑子厮殺過的漢子,攔着生龍活虎,誰知卻是銀樣臘槍頭,就那麼幾下,軟哒哒!”
“啊哈哈哈!”周圍爆發出震天的哄笑,剛才喊話那漢子,被笑得急赤白臉。
“公爺,恁埋汰俺!”
“你小子放一萬個心,隻要打勝仗,老子定然帶你們快活!”李景隆繼續打湯,“不過打仗前,這難熬的日子,要咱們兄弟們一塊熬過去!”
“軍中柴火不多了,從現在起,所有柴火都用來給兄弟燒水做飯,從我往下,任何軍官不得随意支取,更不能随意烤火!”
“從我往下,吃的用的和大家夥一樣!”
“軍中的草料豆餅也不多了,那些牲口每日殺一些,專門給兄弟們熬熱湯!”
“咱們出來就是打仗的,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隻有勁兒往一處使,才能打勝鞑子!”
“估摸着,風雪停,鞑子也該上來了。”
“都給老子打起精神來,到時候誰慫,砍誰的腦袋!”
李景隆一邊說着,一邊給排隊過來的士卒分發肉湯。
忽然,他看見面前過來,一個年輕的士卒,年紀最多隻有十四五歲,便張口問道,“你是哪個營的?怎麼這麼小就來當兵了?”
年輕的士卒有些膽怯,抱着飯碗,“俺是步軍的,俺家是軍戶,俺哥戰死了,俺要頂上!”
李景隆放下勺子,“叫啥?”
“李大旺!”年輕士卒回道。
“哎,還是本家!”李景隆大笑,看着對方身上被風雪摧殘的戰襖,“你哥在哪裡戰死的?你爹呢?”
“爹先戰死的,在大同。哥後戰死的,在高麗!”
頓時,李景隆心裡一酸,“家裡其他人呢?”
“還有嫂子和侄兒!”李大旺腼腆的一笑,“娘早死了,爹拉扯俺和俺哥,打仗得了賞錢和田地,給俺哥娶了媳婦,生了娃。到了俺這,必須要補丁,不然田地就留不住了!”
李景隆聽得意外,他手下的兵有一部分是平安留下的,大多是京營的兵馬,就算家裡人戰死了,也不可能把田地收回去的。
“你是哪人??”李景隆又問。
“俺是山東銀!”李大旺說道。
頓時,李景隆明白了。這少年軍卒,是外地人充入京營的軍戶,也有可能是罪民軍戶,或者是家裡犯罪充軍。這樣的軍戶,在軍中比傳統那些世代打仗的軍戶之家,低了許多。
此時的大明,雖有幾分高薪養軍的味道,但許多充軍的軍戶之家,日子過的都不好。
“大旺,好名字!”李景隆給對方的碗裡,裝滿了骨頭和熱湯,“多吃些,吃了有勁殺鞑子!”說着,他繼續笑問,“大旺呀,打了勝仗得了賞錢,想幹啥?”
李大旺把凍僵的手放在湯碗上暖和,憨厚的笑道,“帶回家,給俺嫂子!”
李景隆笑道,“長嫂如母,理當如此!”
忽然,李大旺有些羞澀,“俺跟着百戶從老家出來的時候,俺嫂子說了,等俺回去過日子呢!”說着,低頭,小口的喝着熱湯,眼神中滿是向往,“俺嫂子說了,俺回去之後過日子,侄兒就是兒子,家也還是家哩。家裡的地,沒人收回去,俺還是個勤快人,不打她不罵她.......”
他的聲音,順着風傳出好遠。
這一次,沒人笑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