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當我科舉進士及第,成為大明臣子之後,我再讀這些詩,便有了不同的感悟!”
“我等讀書人,讀聖賢為何事?”說到此處,解缙苦笑,“有人說,讀書是為了顔如玉,是為了黃金屋。其實我輩讀書,乃是為了家國天下,萬世太平。聖人學問,使華夏之治,老有所依少有所養。”
“而天下猥瑣,不以人心而為之,常嫁禍于民,使民卑微如蝼蟻!”
“但我輩,絕不能因此蕭瑟灰心,更要代代自強,教化四方使傳承不斷!”
“這是我們讀書人的責任,而你們武人呢?”
“大明建國以來,奉行拒敵人于國門之外之策,數次遠征漠北漠南,發大軍于邊疆,創百戰之功勳!”
“功勳之後是累累白骨,是我大明将士的殷紅之血。這些人中,很多人不懂什麼是家國天下,更不懂什麼是漢唐之盛。他們當兵,就是為了吃飯,就是為了軍饷!”
“可這樣的道理,你懂!”
“身為武人保家衛國,護大明上至君王下至蒼生。這,就是你等武人的責任。若因見證生死太多,而心中畏懼。若因害怕死人,而躊躇不前,若因戰事太慘,而心生退意。那,便不配為大明的武人!”
“你是世襲的曹國公,是大明淮西勳貴的一員,更是大明武将的一員。這,便是你的命!”
“我所認識的李九江,雖放浪形骸,纨绔跋扈,又常居功自傲,喜歡谄媚事上!”
“雖算不得什麼磊落的英雄好漢,但絕不是坐在這裡,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糾纏不清像個娘們似的,哭哭啼啼的僞男子!”
~~
120
落幕(完)一番話如當頭棒喝,直接敲在李景隆的心上。
“我一路走來,别的營地都是歡聲笑語,唯獨你曹國公這邊,歡笑寥寥,人人臉上都有悲憤之色,好似打了敗仗一般。不但毫無精氣,更是全無鬥志。”
“這一切都是因為你,為将者如此婆媽成何體統?”
“将為三軍膽,你在這裡思來想去心裡難過的死去活來,那你手下的兄弟們呢?你還有我開導,他們呢?”
說着,解缙忽然大罵起來,“李九江振作起來,别跟娘們死了爺們似的。你若灰心喪氣,失魂落魄,你的手下也必如此。”
“皇太孫把一軍勁旅交給你,可不是為了讓你哭哭啼啼弄這些娘們事的!你是大明柱石将軍,太子少保,權知軍國事曹國公李景隆!”
“不是他娘的石頭巷那邊,賣屁股的兔兒爺!”
噌,李景隆從凳子上站起來,瞪着眼睛看着解缙。
解缙也看着他,“武人就是這個命,你李九江怕看死人,那就回家帶孩子去!”
呼!李景隆長出一口氣,忽然肅然行禮,“今日多謝小解當頭棒喝,是李某太...........”說着,笑笑,“你說得對,堂堂男子漢,如何做婦人姿态,惹人笑話!”
“這就對啦!”解缙撫掌笑道。
“你奉旨而來,殿下可有話帶給我?”李景隆走到一邊,用冰冷的水狠狠的搓臉,開口問道。
“還真有,殿下讓我跟你要一樣東西!”解缙笑道。
李景隆有些不解,“什麼東西?”
“準确的說是一個人!把他平安的帶回去!”
“誰?”李景隆驚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