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清清嗓子,似乎有些沙啞。
見狀,朱允熥對旁邊笑道,“來,給曹國公上茶來!”
“哎,要說對臣好的,除了臣的父母就是殿下了!”李景隆端着茶杯,正色道,“臣這輩子,能對臣噓寒問暖,關心衣食的人,除了父母就是殿下。這等大恩,臣何時才能報答!”
“你再啰嗦,孤罰你喝一百碗!”
這厮簡直順竿爬,給他一碗茶,就開始賣苦情,真是......無孔不入。
“也不知怎麼了,李小歪跟人家嫂子就對上眼了,還跟家裡鬧騰,非這小寡婦不娶!”李景隆飛快的繼續說道,“那小寡婦吧,臣也偷偷去看過。雖說黑了點,還生了娃,可那身段真是沒話說。”
“跟什麼絕世美人比是差了點,可依臣的經驗,絕對是.........”
“你什麼經驗?”朱允熥笑罵道,“越說越不像話,還偷偷去看?你一個國公,幹這事?”
“這事是好事呀!”李景隆朗聲道。
“李小歪有情有義,李家嫂子孤兒寡母能過上好日子,自然算是好事,可這事也值得你特意跑孤跟前來說一通?”朱允熥看看他,故意用話呲打他,“你是看孤太閑了?”
“殿下,李小歪此舉這不正是戲文裡話本裡民間最喜聞樂見的托妻獻子嗎?”李景隆正色道,“照顧戰死袍澤的家眷,娶其嫂,認其侄兒為己出,這樣的事,要大大旌獎呀!”
忽然,朱允熥似乎想到了什麼,“你繼續說!”
李景隆喝口水,“就拿前次臣在軍中那個......胡鬧來說。那些戲子本來不來,都是臣讓人硬.....請來的。他們之所以不願意來,一來是是害怕當兵的,二來是,當兵的.......地位低呀!”
“雖說關聖帝君,嶽王爺他們兩位老人家在民間香火鼎盛,曆朝曆代各名将也都有人欣賞。可臣說句不當聽的,誰看得起那些大頭兵?”
“民間老話說,好男不當兵呀!”
“提起當兵的,說實話,但凡是家裡稍微過得去,誰願意把閨女嫁過來?”
此刻,李景隆的聲音忽然變得寂寥起來,“世人的目光,都看着王侯将相,赫赫戰功。誰能注意到,軍中最質樸那些兄弟?”
不可否認,他說的确實有幾分道理。
朱允熥的手指敲打桌面,“所以,你的意思?”
“臣覺得這種事要大辦特辦!”李景隆臉色變色鄭重起來,“最好讓滿京城,滿滿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我大明軍中的男兒,是何等的義氣當先,情誼為重,是何等的有血有肉,忠義兩全!”
說着,他頓了頓,看下朱允熥的臉色繼續說道,“在臣看來,李小歪這樣的..........義舉,絕對值得大書特書,廣為流唱!”
154
你可真能圓啊(2)“如今的話本演繹,歌詞唱曲,說的都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
李景隆繼續說道,“難得有這麼活生生的,引人深思發人深省又貼近百姓的故事!讀書人講什麼貞潔烈婦,可不能一概而論!”
“若沒有李小歪,李家嫂子孤兒寡母的日子絕對不好過。”
“李小歪明明可以娶更好的女子,可為了一個義字,為了心中那份男人的擔當,毅然決然挑起他們孤兒寡母的大梁!”
“殿下,這樣的事,難道不是好事嗎?”
“臣的想法是,假若編成話本唱詞,在京中傳唱。屆時,誰提起我大明軍中男兒,不豎起大拇指。”
“李大旺為國捐軀壯烈戰死,家中牽挂被生死兄弟一肩挑,他死而無憾了!”
“李小歪舍小身,為大義,正是天下男兒的表率!”
朱允熥聽了,默默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