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4頁)

楊榮又微微歎氣,“自遼金至元,中原淪喪江山闆蕩。少年讀書時,讀道老婦老翁,寡母幼子欲過江而不能,士子軍卒隔江叩拜漢家正統時,常熱淚盈眶。”

說着,頓了頓,“一開始,又詩雲,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随即,又苦笑道,“而後,百年之後。又有詩,漢兒學得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

“數百年南北對峙,相互攻伐,其實到本朝才終于一統。我等讀書人,心中切不可再有南北之分。不然,豈不是辜負了太上皇,還有我大明英烈,再造華夏之功?”

天下數百年的分裂,直至大明才歸于一統,想起祖先曆經的一切,韓姜二人都面有凄然。

聞聽此詩,心中對楊榮的好感又升了幾分。

“在下韓克忠,還未請教賢弟大名!”韓克忠對崔書生拱手說道。

崔書生也拱手,“在下崔英英,前幾日語言輕佻,冒犯韓兄了!”

“談不上,談不上!”韓克忠笑道。

姜宏業卻是不自覺的一下笑出聲,隻因為對方一個大男人,取了一個英英的名字,真是有些好笑。

崔英英打小就不喜歡自己這帶着女氣的名字,奈何是祖母所取不敢違背。此刻見姜宏業低笑,心中惱怒,哼了聲道,“姜兄為何發笑?

說着,

看了姜宏業一眼,“我祖上乃是清河崔氏!”

崔乃是魏晉到隋唐時期的世家大族,河北一地的文學領袖。

韓克忠趕緊道,“原來崔賢弟是名門之後,失敬失敬!”

崔英英面有得色,看了一眼姜宏業,“不知姜兄祖上......?”

言外之意再清楚不過,我家祖上是皇帝都讓三分的名門望族,你呢?

姜宏業淡淡一笑,“我家祖上不是什麼氏!”

說着,斜眼看看崔英英,“我們姓姜的,是真正的姓!”

此言一出,其他三人面色頓時變得複雜起來。韓克忠急的連連拉着姜宏業的衣角,不讓他多說。

所謂姓氏,為何姓在前,氏在後。概因追根溯源,從上古論,姓高于氏。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孫之所自分。

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秦漢以後姓氏合一。

姜宏業卻繼續道,“姜姓出于神農,上古八大姓。炎帝生于姜水,乃為姜,裔孫姜子牙封于齊,後呂地而為呂姓。田代姜王于齊國,後裔散落各地,或為姜或為呂!”

(齊國姜子牙的後裔後來被田氏取代。)

我讀書不行,但祖宗傳承卻是半個字都不敢忘記。我記得,清河崔氏好像就是出于姜姓!”說着,姜宏業又看看崔英,笑道,“應該是吧?”

崔英英氣得幾乎咬碎了牙齒,面色大變。

對方的話就差擺明了告訴他,清河崔氏怎麼了?論祖上,我是你........

“你........”崔英英氣得說不出話來。

“賢弟!”韓克忠急道,“你怎地如此不知輕重,快給崔賢弟賠禮!”

姜宏業笑着拱手,“就是那麼一說,幾千前的事了,如今都是大明子民,崔兄且莫當真!”說着,又是一笑,“想當年,中原胡風漸盛的時候,許多胡兒附庸風雅也起了漢姓,強行攀附,姓氏一說,已經分不清楚了!”

“你....”崔英英更怒,“你罵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