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1頁)

“好好!”老爺子大聲道,“你那莊子給咱用用,不虧待你!”

“那莊子如今臣的姐夫住着,臣馬上就去和他說!”鄧平大聲道。

忽然,朱允熥心裡哭笑不得。

“感情李景隆那獻寶似的莊子,是從老丈人家撬過去的!”

“大孫你傳旨,那莊子給咱用重兵看起來,閑雜人等不許靠近!”老爺子又道,“這甘薯不是好養活嗎,咱馬上就種!”

“皇爺爺,孫兒以為甘薯之名不好!”朱允熥笑道。

說着,頓了頓,拿起框中一枚紅薯,繼續笑道,“此物是上天賜給大明之民用以食物。皇爺爺欲親手種植,推廣天下,解百姓饑餓之苦!”

“所以,孫兒以為,此物應該改名,叫洪薯。洪武之甘薯,洪薯!”

老爺子沉思片刻,展顔一笑,“若真有畝産那麼多,天下百姓數百年後提起咱,都會念咱的好,哈哈!洪薯洪薯,比他娘的什麼封禅泰山提氣多了!”

說着,看看跪着的謝晉忠,“你有功,咱賞你個侯!”

“賞我個猴兒?”

謝晉忠心中暗道,“太上皇賞的猴兒,帶回家我得當親爹供着啊!”

第117章

莊園(1)老爺子說的侯,乃是侯爵的侯。

不單是謝晉忠,若洪薯當真能有畝産數十石的産量。陰差陽錯救命了謝晉忠的錦衣衛指揮使何廣義,胡送他回航的千戶張大彪,乃止所有去倭國的錦衣衛等,都于國有大恩。

老爺子雷厲風行說要找莊子試種第二天一大早,就帶着朱允熥出宮,直奔京城外李景隆的莊園。

李景隆半夜得着信兒,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覺,天微亮就帶着家人在莊子門口迎駕。

“太平奴,這事辦得好,不枉姐夫平日對你掏心掏肺!”李景隆眼巴巴的看着官道,轉頭對身邊來給朱允熥打前站的鄧平笑道,“太上皇親自試種洪薯,選在咱家的莊子裡,多大的恩典,多大的臉面!”

說着,又咧嘴笑道,“那洪薯真能畝産十石?若是那樣,你姐夫我也能名留青史啊!”随即,又拍拍鄧平的肩膀,“你小子也能名留青史,這事做得漂亮!”

鄧平面上笑笑,心中腹诽,“鄧家的莊子什麼時候成你的了?當初你和我哥說的是借來住,結果你劉備借荊州一去不還了。如今我在太上皇那讨了個彩頭,就算名留青史也是我鄧家的莊子名留青史啊!”

“太上皇在我鄧家的莊子裡種洪薯,他老人一高興,興許想起我老子當年的功勞,提拔提拔我們鄧家子弟。要不然,繼續靠着你這曹國公姑爺,早晚把鄧家連鍋端一口吞!”

心中如此想,面上卻笑道,“姐夫說哪裡話,弟弟我在禦前當差,趕上這種好事自然是想着咱們家。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正當如此,咱們一家人就當相互照應!”李景隆大笑,旋即感歎,“太平奴啊,你真是長大了!哎,這些年姐夫一個人,既要顧着李家有時候又要拉扯你們這些小的,累!往後呀,再有大事,你也能幫着姐夫擔擔了!”

“大事還是要姐夫做主,弟弟我才多大!”鄧平笑道。

臉上笑,心中卻在說,“去你奶孫子的,這些年你拉扯誰了?我爹死的時候後院三十六個庫房,如今空了一半兒!”

就這時,李家的親兵李老歪呼哧帶喘的跑來。

“來了,來了!”

李景隆頓時面容變得鄭重無比,威嚴的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家人們,然後跪伏于路邊,深深的埋頭。

懷遠侯常森,承襲了父親爵位的新颍國公傅讓在前,帶着一隊騎兵簇擁着一輛馬車,緩緩而來。

漸漸的,馬車在李景隆等人身前停住,就聽常森說道,“太上皇,皇上,到了!”

随後,吱呀一聲,馬車的大門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