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從雕梁畫棟的莊園穿堂而過,走了半柱香的時間,眼前豁然打開。大片的稻田出現在視線之中,茁壯的稻子已經打了穗兒,快到人腰那麼高,離着老遠都能聞到陣陣清香。
稻田之中,立着幾個歪歪斜斜的稻草人。幾隻鳥兒根本不怕,悠閑的落在草人身上,見人走近才扇着翅膀走遠。
“唔,好地,好莊稼!”見了滿是生機的田地,老爺子才有了笑摸樣。
“魚!魚!”六斤指着麥田中,水裡那巴掌長的魚兒喊道。
“大孫,過來看看!”老爺子招呼一聲,和朱允熥蹲在田頭。
“哎,他這稻子裡魚咋這麼大呢?”老爺子撓撓頭,“咱在宮裡的稻田,裡面都是小魚小泥鳅!”
朱允熥之前來過莊子,但沒見過這裡的田,如今看清澈的水中,寸長的魚兒遊弋不盡也有些好奇。
畢竟他前世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對于鄉下這些農業,還真是所知不多。
“稻田養魚?”朱允熥想想,李景隆那纨绔子弟也絕不會通曉農事,開口道,“這片地誰種的?”
“回皇上!”李景隆道,“臣家裡的佃戶,叫張寶田!”說着,又笑道,“這一邊種稻子,一邊養魚的手藝,正是他的手筆!”
“張寶田?這名好,響亮!”老爺子大手在稻田裡探探,“人
呢?叫來咱看看!”說着,又道,“這是鲫魚吧?撈一些出來,炸到骨頭酥,六斤喜歡這口!”
“去,叫張寶田!”李景隆大手一揮,然後直接撩起蟒袍抄起網兜,脫鞋入水,笑着對六斤道,“太子爺等等,臣這就給您撈魚!”
六斤拍手大笑,“水裡有王八沒有,宮裡的池塘王八可多啦!”
“太子爺開了金口,一定有!”李景隆笑道。
“咱看你他娘的像王八!”老爺子笑罵,“東海龍宮的龜丞相!”
不多時,一個老實巴交的農人被帶了過來。
張寶田哆嗦着跪在田邊,從他粗大的關節還有手上的老繭來看,這人一輩子都在和莊稼打交道。
“咱問你,稻子你種的,魚也是你養的,你是咋兩樣混在一塊,弄得這麼好的?”老爺子問道。
張寶田頭不敢擡,低聲道,“小人,小人是小人的爹學的。”
“你别拘束,說好了咱有賞!”老爺子聞言道,“有兒子沒有,擡舉你兒子當官兒!”
忽然,張寶田擡頭眼中都是不可思議的光芒,不過随即又畏懼的低頭,口中道,“小人的稻田和别人不一樣。堤埂加寬、加高還要拍打結實。”
“田裡挖魚溝、魚溜或魚坑,立魚栅!等插秧之後十天之後,把魚苗放進去。一畝地,大概放八百尾左右!”
“這麼多,乖乖!吃魚可夠了!”老爺子驚道。
張寶田繼續說道,“有了魚,田裡的水要多些,不然大雨時魚就跑了!”
這倒是個農業的人才,朱允熥在旁說道,“這麼多魚吃什麼呢?”
“什麼都行,小人給稻田上的肥都是曬過的,田裡進水之後,沒幾天就有小蟲了。魚吃小蟲,吃野草,就長起來了!”
“不怪後人說,我們的文明是輝煌的農業文明。一個鄉間老農,說的話正好印證的生态循環。魚吃掉稻田中對稻子有害的東西,然後排洩物也是肥,因為魚兒的遊動,還能促進土地中的肥料分解!”
老爺子正色傾聽,不住點頭。
等對方說完,朝邊上問,“他說的你們記住了?”
人群之中,一名跟着的翰林書記官忙答道,“臣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