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你們和天朝都學了啥啊?學禮儀?他娘的磕頭如搗蒜,腰都快彎斷了!茶道?你們喝的這也是茶?”
何廣義的心中腹诽對方不知,山下時熙還開口笑道,“閣下有所不知,鄙人的祖上曾跟随東土大唐來的高僧學習漢家經典。我山名家的城池庭院,還有這些櫻花樹,都是仿照大唐而建!”
說着,山名時熙滿臉陶醉,“作為山名家的子孫,每當坐在此處,腦中都會浮現出千百年前,家中祖先們坐而論道,暢想天國的盛況!”
何廣義笑道,“在下早就聽聞,山名家在倭國諸侯之中,最講禮義仁智信。原來是因為祖上,傾心于漢學!”
“不單是傾心于漢學!還有儒家禮法!”山下時熙說道,“山名家在天使眼中或許不值一提,但我等始終恪守臣節,忠心奉主不敢僭越!”
“在下欽佩的也正是這點!”何廣義知道對方這是話裡有話,順着對方的話頭說道,“聽說前些年足利幕府在倭國一家獨大,逼迫天皇認其妻子為母,倭國諸侯噤若寒蟬,唯獨山名家高舉義氣,反抗不臣,康城壯烈!”
說着,何廣義對天拱手道,“陛下得知,也感慨山名家的忠烈!”
“竟然被明國陛下得知,慚愧慚愧!”山名時熙說道,“可惜那一戰,我山名家慘敗,實力大損,一蹶不振,如今大不如從前?”
“哦?”何廣義道,“山名家乃是倭國強藩,怎麼會慘敗呢?”
山名時熙搖頭不言,兒子山名時幸開口道,“容鄙人,為天使閣下講述!”
“請!”何廣義面上笑着,心中又是腹诽。
“這都什麼輩份,老子叫時熙兒子叫時幸,你們爺倆都是時字輩兒的?”
“當日我山名家與足利義滿大戰,天下諸侯分成兩派。一邊支持我家,一邊支持足利幕府。另一諸侯大内弘義本來說和我們合兵一處,卻不想轉頭就站在了足利幕府一邊,使得對方的兵力數倍于我!”
“兩軍野戰數次,不分勝負,上一代家主和家老,分兵兩路率兵六千,攻擊京都!”
“京都外遇到了幕府的主力,我軍兩千騎兵突擊足利大營。大内弘義和赤松家抵擋不住,節節後退。但誰想,這是足利義滿的誘敵之策!”
“等我家主力盡出之時,足利義滿帶着兩路生力軍加入戰場,我軍早已疲憊,隻能不戰而敗!”
說着,眯着眼睛,“不過,我山名家的武士還是勇猛無雙,斬殺足利義滿之下武士,二百六十人?”
“什麼?”何廣義頓時啞然。
“你他娘的說了半天,才了不到三百?”心中想着,何廣義問道,“那,貴家族戰死多少?”
山名時幸痛心疾首,“八百多人!”
“玩那!”何廣義心中道,“說了半天好大的陣勢,還他娘的比不上兩廣那邊,兩個村兒的械鬥!”
心中想着,再次泛起疑問,“我是不是對倭人高估了?”
第125章
論武(1)“他娘的好大的顯示,說什麼三方大戰結果傷亡不過一千來人!”
何廣義心中暗道,“是他娘的打仗嗎?”
不過此刻身為客人,又身負重任,心中所想就不能表露出來。
當下撫掌贊歎道,“想必定然是一場血雨腥風的惡戰!”說着,舉起茶杯,“以茶代酒,敬山名家戰死的諸位英烈!英魂不散,浩氣長存!”
山名家諸位核心人物見何廣義如此,紛紛大喜,舉杯飲茶。
“足利幕府以下犯上,不尊王道。山名家起兵秦王,忠烈無雙,必青史留名!”何廣義想想,繼續說道,“不過,在下有一事不解。當年貴藩六千大軍兵分兩路而出,那藩地之中豈不是沒有後備軍了?”說着,又笑道,“何某不通軍事,還請不吝賜教!”
不等旁人說話,山下時幸笑道,“封地之中尚有兩千武士,可保山名家封地根基!”
“嗯,那也就是說山名家可以拿出的兵力是八千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