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第8頁)

老四朱允熞,老五朱允熙。一個生于洪武十八年,一個生于洪武二十四年。他們哥倆有個共同的母親,那就是呂氏,和朱允炆是手足親兄弟。

這些年來,因為他們生母和朱允炆的關系,哥倆在後宮之中低調的好似不存在一樣。雖朱允熥并未因為呂氏和朱允炆而刻薄他們,老爺子更沒有遷怒他們。可他們兩個卻始終小心翼翼的活着,就連所住的皇子所,都輕易不肯出來。

甚至有時候,連朱允熥自己都快要忘記,還有這兩個弟弟。他對他們的印象,還停留在朱标故去的那年。其實他忘記的人很多,當初剛來這個時代和他相依為命的兩個妹妹,他都許久不曾關注了。

“皇上在想什麼?”趙甯兒問道。

“我在想秀兒和甯兒,也到了說人家的歲數了!”朱允熥所說的,正是那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活在深宮之中。

在他登基之後,倒是有過恩旨,甯兒為江都公主,秀兒為宜都公主。

“皇上您真是貴人多忘事,江都公主被老爺子指給了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宜都公主指給了禮部尚書鄭家!”趙甯兒笑道,“等滿了十四歲就要成親了。”

“我不是貴人多忘事,而是有時候真的給忘了!”朱允熥微歎一聲,“是不是有些涼薄!”

“國事家事都壓在您身上,家裡頭顧不上也是有的。莫說您是皇上,就算是尋常人家裡,孩子大了還不是各過各的?”趙甯兒說道,“您雖平日不怎麼問,可宮裡又有誰敢怠慢她們!”說着,站起身,輕輕的給朱允熥揉捏肩膀。

第133章

夫妻夜話(2)朱允熥閉着眼睛,肩膀随着趙甯兒的手臂一動一動。

“惠妃娘娘,今日是怎麼和你說的?”

聞言,趙甯兒笑道,“就是随口閑聊時說的,您也知道,以前宮裡頭這些事都是要她來張羅。托您的福,臣妾現在是皇後,後宮這些事就都要臣妾來辦。”說着,笑笑,“若是别人呀,臣妾也就自己定下來,不勞煩您了。可那哥倆的身份特殊,總要皇上您親自下旨!”

“老四要說親!”朱允熥想想,“回頭我看看朝中文臣們家中,誰有适齡的女兒,指了就是!”說着,蹙眉道,“王号麼?”

還是那句話,對這哥倆朱允熥沒有什麼恨屋及烏的心思,不過也不會刻意的施恩。給朱允熞選一個文官家的女兒,就是希望他以後好好的,踏踏實實的過他的富貴日子。

其實朱允熞朱允熙這哥倆在曆史上也都是倒黴蛋,原本時空中朱棣靖難之役侯登基為帝,老四朱允熞跟朱允熥一道被圈禁鳳陽貶為庶民,腳前腳後的死了。老五朱允熙跟着呂氏住在朱标的東陵之中,十六歲那年,被一場詭異的大火,給活活燒死。

“王号這事,我再想想!”說着,朱允熥再次微歎。

畢竟是朱标的兒子,根正苗紅的皇孫,封王就要給封地。隻是該封在哪裡,卻一時沒想好,而且也要再三斟酌。

“不然,封到呂宋去?”朱允熥心中忽然想道,“老四封到呂宋去,老五年年紀還小,再過些年倒是可以送到倭國去,而且以他的年紀,和倭國公卿諸侯聯姻也是一盤好旗啊!”

倭國和高麗有着本質不同,起碼自古以來這四個字用不到倭國身上。要慢慢來摻沙子分而化之,真正納入天朝體系怎麼都要幾十年。還要小心謹慎,弄得好了可以成為行省,弄不好怕是耗費無數心血,最後變成愛爾蘭于大英,難。

可不吞下他,一想到有些事,又讓朱允熥如鲠在喉。

“摻沙子可以從現在開始,何廣義如今在倭國,想來應該是已經見到了倭國的諸侯大名們。等他探查虛實回京之後。可以着手,讓倭國效仿當年的高麗,行聯姻之事。”

前朝大元開始,高麗就以和天朝聯姻為榮,每年拼命的往過送各種美人。就是到了大明朝,還未吞并他之前,也隔三差五往過送美女。其中有一次單是給他朱允熥就送了二十個,不過朱允熥是一個沒見到,讓老爺子随手就賞了兒子們嘗鮮。

聯姻是好手段,說白了就是和親。選在倭國有影響力家族的女子,和大明朝這些庶出的皇孫們結合,那麼他們和親的後人,就有了對倭國諸大名,名義上的繼承權。将來那些倭國大名的兒子們孫子們都死幹淨了,偌大的家業總不能丢海裡去,外孫子也是孫對不對。

見朱允熥沉思,許久不說話,趙甯兒晃晃他的肩膀,“皇上,您又想什麼呢?”

“沒什麼!”朱允熥淡淡一笑,反手抓着趙甯兒的手,“就是感歎,咱們雖然沒老,可卻到了給人操心婚事的歲數!”

說着,忽然想起了什麼,“對了,你姐姐和楊士奇的婚事如何了?”

“臣妾的爹娘也相看過了,甚是滿意,就等着楊家那邊過禮了!”趙甯兒笑道,“您是不知道,自從聽說給大姐選了一個進士老爺當乘龍快婿,臣妾父親嘴都快笑歪了!一個勁兒的在家叨咕,說什麼祖宗保佑,我趙家如今也和文曲星沾光了,算是書香門第了!”

“哈哈哈!”一想起自己這個有些糊塗的老丈人,朱允熥就想笑,“你家祖墳找到了?”

趙甯兒輕捶一下,“兵荒馬亂幾十年,哪找去!臣妾父親倒是托人回老家,弄了一塊風水寶地當家族的墳地!”說着,又笑道,“可是花了不少錢呢!”說着,又忽然有些小心忐忑的看看朱允熥的臉色。

“你看我作甚?有話不方便說?”朱允熥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