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便我這個幕府将軍不和明國來往,我們東瀛之中,許多大名諸侯也暗中和明國眉來眼去!”
“得到明國的支持,有了正統的名份,再得到明國的貿易許可。數年之後,對國内那些不聽話的大名諸侯,就可以兵不血刃的讓他們臣服!”
“一個聲音,一個拳頭的東瀛,才有資格對大明說不。而現在的我們,一旦和明國交惡,首先要防備的不是明國,而是我們東瀛國内那些虎視眈眈藏在暗處的敵人!”
這就是足利義滿超乎常人的政z智慧,一個合格的領袖所着眼的,乃是整個全局,而不是一時個人名望的得失。大丈夫能屈能伸,用一時的低頭換取巨大的利益。
“可是主公,如今明國的使臣來申斥您,您所作的這一切,不是都化為泡影了嗎?”斯波義将歎息一聲,“明國要對我們東瀛内政指手畫腳,若您一味的忍讓,不但讓明國以為我們軟弱可欺,還給了國内其他大名諸侯,攻讦您的借口!”
足利義滿歎息一聲,目光望向窗外,幾個園丁正在修剪庭院松柏的枝葉,陽光下的池塘中,錦鯉身上的鱗片微微散發光芒。
“可現在和明國交惡,得不償失!”足利義滿低聲道。
他的野心很大,當然不單單是做幕府的将軍那麼簡單。若隻是想做東瀛的無冕之王,一個日本國王的封号就夠了,幕府将軍的權力也足夠了。
可他想的是,天皇和幕府一系的傳承永遠都在自己的手中。他的嫡長子後代永遠都是幕府将軍,而他的次子通過改姓等手段,合法獲得天皇的位置。
他們足利家族出自源氏,和天皇的血脈其實非常接近。他逼迫天皇做他妻子的義子,他名義上就成了天皇的義父。
他足利義滿要東瀛的至尊還有至強,都重歸于足利家族的血脈之中。這等野心,他從不曾對任何人袒露過,深埋心底,是他畢生的宏圖大業。
若要如此,就要得到大明的承認,不然名不正言不順。東瀛雖向大明朝貢受冊封,但卻從來不是大明的屬國。兩國之間橫跨海峽,即便交惡,交戰的可能也不大。
可名份這東西有時候什麼都不是,擦屁股都不稀罕。可需要用到的時候,卻是比什麼都珍貴。
第157章
野心和苦衷(2)得到大明的承認,就是有了外部的支持和力量。
東瀛雖然是海島之國,可他足利義滿的目光卻一直放眼無垠的大陸。
大明建國于中華之南,推翻不可一世的北元,數十萬大軍數次北伐,橫掃千軍,這是何等浩大的武功。
而且在北伐的過程中,還不斷對中華西南用兵,邊疆的土司藩國,皆盡臣服莫敢不從。這是何等的兵鋒。
大明有百萬兵馬,幅員遼闊應有盡有。和大明的貿易,會讓東瀛越來越強大。而且通過貿易所獲得的财富,足夠他足利幕府用金錢代替武士刀,消滅敵人。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如今的大明蒸蒸日上。這也是在東瀛南北統一之後,足利義滿一改以前南北朝時對大明不恭敬做法的根本原因。
熟讀天朝史書的他知道,天朝任何一個朝代,在開國一百年之内,都是無敵的存在。
廳中一片寂靜,這是斯波義将再次開口道,“主公,您的苦心,明國未必明白!他們這次來.......”
“事在人為!”足利義滿打斷對方,“我觀察明國使臣是貪婪之輩,對付貪婪的人辦法很多。”說着,忽然笑笑,“他萬裡而來,到底申斥沒申斥我,誰知道呢?這就要看我們能不能感動大明的使團了!”
“我再給大明皇帝上一份措辭謙卑的國書做做樣子,聲淚俱下。天朝上國曆來都是如此,讓他們的自尊得到滿足,他們一會給予我們一定的尊重!”
說着,足利義滿忽然冷冷一笑,“再說,也不是完全的喪失尊嚴一味讨好。自從我接受明國冊封以來,配合大明剿滅海盜。若是我們現在,把海盜這隻狼再放出去,大明的海疆會安穩嗎?”
“相信,相比于我們東瀛的内政,大明的海疆才是他們更關心的吧?”
“即便我真是東瀛的董卓又如何?可是我有心和大明交好,有實力讓大明高看一眼。天皇能做什麼?他能幫大明什麼?能給大明帶來什麼?”
“我想找個賬,大明會算!”
“父親!”足利義持低聲說道,“兒子覺得,您太委屈了!”
“男人在世,委屈低頭算什麼,中華有句話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便是大明的太上洪武皇帝,這輩子受的委屈還少嗎?一時的低頭,和永遠的基業相比,孰輕孰重?”
說着,足利義滿語氣嚴厲,“諸嗨!”幕府衆臣子,跪坐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