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5頁)

足利義滿歎息一聲,繼續說道,“大明就是中華,秦漢唐宋也是中華。那前面的那些中華,一不會對藩國指手畫腳,二不會謀取什麼。三,更不會鲸吞土地。相反,藩國隻要對天朝表示出尊重,中華便會給與一切可能的幫助。”

“而現在的大明,看似懷柔四海,其實在暗中虎視眈眈。如今你們大明是漢家天子,卻有着當初大元蒙古人那樣的野心。”

“蒙古人要讓太陽照耀下的地方,都變成他們的牧場!”

“而現在的你們,是要把看得見的土地,都變成大明的土地,是嗎?”

何廣義默不作聲的聽着,等對方說完了,笑着開口道,“将軍閣下想多了,是您倒行逆施才引得我大明天子震怒。大明要的是清君側,可不是你們東瀛的土地。再說了,你們這除了山就是海,要來何用?”

“明人不說暗話,事到如今,您還要敷衍鄙人?”足利義滿苦笑道。

說着,他又是長歎一聲,“真是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啊?”

随即他摸着寶刀的玉柄,緩緩再次說道,“外敵也好内敵也罷,我足利義滿誰都不怕!既然你們要發動戰争,那戰便是,我足利義滿雖對大明有敬意,但也不會俯首就擒!”

“現在擺在我面前,最大的難題是,殺你還是不殺你?”

“殺你的後果,我當然承擔得起。因為無論我殺你不殺你,大明對我都是一樣的。”

何廣義摸摸鼻子,“那閣下為何還不動手?”

“鄙人其實心中權衡了許久,不殺你,對我而言有好處!”足利義滿淡淡的說道,“再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啊!”

是的,他不能立刻就殺了何廣義。

那樣就等于主動和大明宣戰,大明要來就讓他來,要戰就戰。但這種戰争終究不是不死不休,可若殺了何廣義,那就真是不死不休了。

英雄,往往是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恥辱,才是英雄。

就算不是英雄,笑到最後的也往往是這種人。

“若不殺我,你恐怕無法對手下交代!”何廣義笑道。

足利義滿緩緩夾起一個飯團送入口中,“明日,你便離開吧!明日,幕府會下令驅逐明國的使團,所有港口不許明國商人靠岸!”說着,端起酒杯,“何君,若真的大明發兵,鄙人希望和你戰場上相見!”

第162章

文官開炮了(1)按節氣來劃分,如今應該是初秋。可盛夏的酷熱卻一日勝過一日,絲毫沒有初秋的涼爽。

剛一大早,滾燙的陽光就開始烤炙大地。奉天殿門前的廣場上,幾乎能肉眼見到絲絲蒸騰的熱氣。穿着官服帶官帽的官員們,無一不是汗流浃背。

今日是大朝會禦門聽政的日子,朱允熥坐在奉天殿前的門洞之中,而群臣則是站在廣場之上。這是老爺子當初立的規矩,無論三伏還是三九天,都要如此。

朱允熥坐在門洞中還好,起碼是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可臣子們就那麼直挺挺的站在陽光下。有幾位老臣,已經站得開始打晃。

禦門聽政,無論是皇帝還是臣子都累。天不亮就進宮按部就班的排隊等待,一站就是大半天。

“臣啟奏皇上!”此刻輪到兵部尚書茹瑺奏報,“即将入秋,為防胡人再有窺探大明之事,晉王上奏,欲總領邊關各藩,燕甯代谷王等巡視塞上,沿途掃蕩震懾胡人!”

震懾隻是好聽的說法,說不好聽的就是去打草谷。

自大明立國以來這是常态,無論是邊關将領們還是藩王們都清楚,兵要是閑着就閑廢了。每年春秋時節藩王領軍于塞上,小打小鬧就算是練兵,還可以幫手下的将軍們,混點軍功積攢點作戰經驗。

“準奏!”朱允熥緩緩道,“傳旨晉王,各藩王子弟無論嫡庶都要從軍,效命于陣前!”說着,笑笑,“我朱家子弟,可不能當太平王爺!”

晉王領軍朱允熥是信得過的,而且如今燕王朱棣也沒了造反的心思,就算甯王有些小傲嬌但也乖得不行,這些藩王們早就不是朱允熥的威脅。

再說通過這些年朱允熥不斷的摻沙子,各藩手下的大将都換成朝廷的人,日後削藩更鬧不出什麼麻煩來。問題的難點在于削藩之後,畢竟是龍子龍孫,這些朱家的宗室都要朝廷養着。

所以在朱允熥的心裡,與其養着還不如趁早在軍中曆練,起碼日後把他們分封在蠻荒之地,他們知道如何帶兵打仗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