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突然要跟我好好是說話,為啥?可是要因為那太白樓呲哒我幾句?還是我不在家的時候,又有别的事漏啦?”
他心中胡思亂想,朱允熥雙手枕在腦後,淡淡的問道,“你這次去呂宋,可有什麼收獲!”
“太上皇交代的洪薯種子,還有謝晉忠莊園之中的農奴,一個不少全部帶回...........”李景隆說着說着,趕緊有些不對,因為朱允熥的面色告訴他,皇帝對這些話不敢情趣。
李景隆腦筋轉了轉,繼續說道,“臣去呂宋之前隻覺得番邦島國野人部落一般,但到了那之後卻與臣想的截然不同。民或許窮苦,但王室生活奢華!”
“島國一年四季綠樹長青,土壤肥沃。鮮果海魚等物,吃用不盡。當地的土人雖然窮,但從未有饑荒之憂!”
“況且當地盛産各種寶石,香料,象牙犀牛角等物。深山老林之中千金之木廣袤無垠,藥材更是漫山遍野。”
“臣還聽當地的華商說,海島的山嶺之間,不少溪水中都帶着沙金!”
說到此處,李景隆看看朱允熥的臉色,見皇帝微微點頭,繼續開口道,“那邊雖窮,但臣看來卻是大有可為的寶地。正如臣聽當地商人所言,其實越窮的地方越好做生意,因為本來那些土人就什麼都沒有,所以無論什麼他們都需要!”
朱允熥耳中聽着,不住的點頭。這就是他派李景隆出去的原因,他這人雖然不老實,可有一點旁人比不了。那就是他這個人,沒有那麼清高,涉及到利益的時候比誰都務實。
“那朕再問你!”朱允熥斜躺着,二郎腿翹起,“既然你已幫着朝廷在呂宋那謀了個海港,日後怎麼管理啊?”
李景隆端正的坐着,開口說道,“臣回來之前就在海港邊上的高地,修築了炮台,留下一百六十兵士,四門火炮駐守!”
“從該高出,就可俯瞰全港。日後我大明充斥軍卒于此,堡壘可無限擴大,沿岸設置碼頭,便于船隻停泊。海港周圍田地,燒荒屯田。”
“收取往來商船的賦稅,修築城池推行天朝教化!”
說着,李景隆又看看朱允熥的臉色,“臣以為管隻是一方面,主要的要讓那些土人,變成我大明的人!”
“哦?”這個提議讓朱允熥頓感詫異,笑道,“你仔細說說!”
“若大明在此地修築軍城屯田,不出數年,那馬尼拉王也就名存實亡了。”李景隆繼續笑道,“但此地和中原隔海千裡,文化風俗不同,當地百姓和大明始終心裡隔着一層!”
“所以臣以為,為了長治久安當推行天朝衣冠文字,設立學堂培養出土人當中的讀書人。讓他們以明人的身份自居,如此往複數十年,此地用為大明之土也!”
李景隆所說的,就是所謂的文明同化。
“朕還以為你要和别人一樣,動辄說什麼屠城!”朱允熥欣慰的笑笑,“想不到,你走的是文而治之的路子!”說着,盤腿坐了起來,“朕也是這麼想的,海外之地更當推行天朝聖學。”
“那些番國的百姓本就是一張白紙,從現在開始咱們教他們是大明的人,他們就是大明的人。教他們,遠好過殺他們!當然,已收刀子,一手書本,兩手準備還是要的!”
“皇上明見萬裡,臣本來心中還有些許想不通的地方,聽萬歲爺這麼一說,頓時茅塞頓開醍醐灌頂!”李景隆起身垂手道。
“呵,你這拍馬屁一套一套的,成語是一個接着一個!”朱允熥笑笑,擺手道,“坐下,坐下說話!”
然後,他盤着腿在軟榻上晃兩下身子,“其實你說的這些都不難,但最難的一個點在哪,你想過沒有?”
“臣愚鈍!”李景隆說道。
“移民啊!”朱允熥歎息一聲,“你也說了隔着海上千裡呢,而且還是蠻荒之地,山間有野獸還有野人,茹毛飲血!”說着,又微微歎息,“别說這麼遠的地方,朕前些日子,把一些犯罪的讀書人,發配瓊州,都有人跑到朕跟前來哭鼻子!”
“若是真的移民到呂宋,說不得又要鬧出什麼問題來!”
第6章
戰神被套(2)大明朝開國前些年,每年都由官府組織大規模的移民。
大規模的移民往往是伴随着民變,誰願意離開故土,離開祖宗墳茔之地?
是以屢次移民,都是官府全副武裝押運移民。
朝廷也不想如此,可天下戰亂之後,有的地方已成白地,不移民怎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