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也不是故意讓諸愛卿為難,可朕就是想問你們。國家有錢了,就是盛世嗎?國家的錢,跟百姓有什麼好幹系?”
“稅收的錢取之于民,不能用于民已是慚愧,還要因為收稅多了,誇口什麼盛世,說朕是堯舜之君?”
群臣紛紛低頭,許多人已猜到,恐怕皇上今日要發作。
“你們沒發現,今日早朝缺了誰嗎?”朱允熥繼續笑道,“刑部的尚書,大理寺的少卿都不在,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随後,不等有臣子說話,又接着說道,“前幾日句容出了個案子,一個權貴子弟奸污了一名女子。這女子去告狀,縣令不但不伸張正義,反而判是通奸!”
“哈,好一個魚目混珠的糊塗案。”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案,天下總是有惡人嘛,惡人總是要為非作歹挑戰王法的。”
“可你們知道嗎?朕派了刑部的去公審之後,句容縣多少人?”說着,朱允熥的語氣驟然加大,“多少人去衙門裡,請欽差大老爺為他們主持公道!”
“朕眼皮子底下一個縣城,三班衙役連軸轉接待那些告狀的百姓竟然接待不過來。衙門裡數十個書辦,寫狀紙寫到脫力!”
“樁樁件件,要麼是蒙受不公,要麼是官員不作為,要麼是欲加之罪。”
“句容可就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呀,句容都這樣,那些朕離着十萬八千裡的地方,什麼樣?”
“稅收源自于民,國庫充足當念民恩。”
“可百姓繳稅納糧了,還求告無門,這是何道理?”
第103章
朕與天下共法(1)大殿中寂靜無聲,群臣們低着頭,誰都不敢和皇帝的目光碰觸,生怕皇帝的業火發作在自己的頭上。
眼前這位皇帝,看着是敦厚仁和。其實骨子裡和老皇爺是如出一轍之君,和老皇爺稍有不同的是,這位皇帝的殺性沒那麼大。可這位皇帝,更喜歡殺人還要誅心,把人損到體無完膚。
“看,說到皇糧秋稅,你們各個都是頭頭是道。可說到這些,你們就不說話了!”朱允熥說着,從手腕上褪下一串棗紅紅瑪瑙的手串,盤在手心把玩。
這個動作旁人不知曉,可看的李景隆心驚肉跳。
皇上隻有在心中極度煩躁的時候,才會如此。
此時,老臣淩漢開口道,“皇上,老臣以為此等事必重重查出,涉及官員人犯等,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但要殺,還要把卷宗明發天下,讓各地的官員們引以為鑒。”
說着,老頭頓了頓,眼神中略有掙紮,而後鄭重開口道,“不但要引以為鑒還要以儆效尤,曆朝曆代大治之世大貪橫行。句容縣如此絕對不是個例,當申斥各地監察禦史巡查使等,廣納民風,看看各地有沒有如句容縣的事,殺幾個不開眼的,以正視聽!”
“若朝中無人願意去做這等差事,老臣毛遂自薦。”
這番話說得殺氣騰騰,義正言辭。
“老尚書的心,朕是知道的!”朱允熥點頭,微微歎息一聲,“可老尚書你的話,有幾處沒說到朕的心裡去。”
随後,朱允熥環顧群臣,再次開口道,“首先殺幾個不開眼的就錯了,最後那句以正視聽更錯了。”
“殺幾個不開眼的,以後呢?以正視聽,正誰的視聽?是給朕看,還是給百姓看?”
“若如此行事,還不是表面功夫?哦,等過幾年忘了這茬兒了,又是死灰複燃。這種事本就不該出,他就不能出。”
“難道,每次都要朕派欽差大臣出去,把皇命旗牌豎起來,才能給百姓朗朗乾坤?”
說到此處,朱允熥停頓片刻,目光審視一番,随後道,“朕知道,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偌大的大明,誰也沒法預料,會出些喪心病狂的混賬,會出幾匹害群之馬。就好比老百姓一樣,即便是良善人家,家裡也會養出敗家不孝子來!”
“可話說回來,老百姓家的不孝子,敗壞的一家的家業。朝廷的害群之馬,丢的是朝廷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