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2頁)

”秦王晉王你們年歲還小,要多跟其他叔王們學學,邊關上的事要多聽手下人的意見。别端着王爺的架子,啥事都一言九鼎不聽旁人勸告。”

“老十五你那邊是苦寒之地,要顧好自己的身體,别仗着年輕不當回事。”

“老十七你别逞能,别總想着打大仗建大功,别眼高手低。”

“咱的小二十一呀,你在高麗那邊呀,好好待人家百姓,莫胡鬧!”

穿着吉服的宮人們,捧着炭爐和各種菜肴進來,老爺子看都沒看,目光依舊看着所有的兒子孫子們。

忽然,他看向藩王之中的末尾,招手道,“上前來,讓咱看看!”

朱允熥也看過去,笑道,“靖江王,老爺子叫你!”

靖江王朱贊儀年僅十六歲,面容溫文爾雅,“臣,叩見.......”

“快起來快起來!”老爺子笑着讓人攙扶起來,随後一把拉住對方的手,不住的端詳,眼神中滿是慈愛,“讀書如何呀?桂林偏遠可還住得慣?”

朱贊儀是老爺子的親侄兒,朱文正的孫子。

當年老爺子起兵之時,身邊僅存的親族血脈,隻有外甥李文忠,侄兒朱文正,他和馬皇後待之若親子。

李文忠不用說,朱文正也沒讓老爺子失望,大名鼎鼎的洪都保衛戰就是朱文正帶着薛顯等人以孤軍對抗陳友諒的大軍。

後來因為朱文正有叛變投敵之罪,被老爺子軟禁郁郁而死。

其實說他要叛變是說給别人聽的,他是老爺子的侄兒,他叛誰?誰能給他的權勢,比老爺子還多。

朱文正當時是淮西武人集團的核心人物,官職最高的時候統領整個都督府,連徐達常遇春等人都要居于其下。

他之所以被軟禁,是因為他的野心。

彼時還沒有大明帝國,淮西武人集團的最終走向誰也說不清不敢保證,更是沒人知道,亂世什麼時候終結。

淮西武人集團要想永遠保持凝聚力和戰鬥力,除了老爺子這個領袖之外,還要有一個服衆的接班人。

當時朱标尚小,屢立戰功的朱文正就是不二人選。

他自己也定然想過,若他的叔父有不測,他接過淮西武人大旗,繼承基業。

但侄兒,畢竟不是兒子。

朱文正死後,他的兒子同樣被老爺子和馬皇後收養在身邊,付予滿心希望。可是他不但是個短命鬼,更是個混蛋。

他一個人的惡性,比所有大明藩王加起來還多。

“回太上皇,臣在桂林還住得慣!”朱贊儀有些腼腆,他和他爹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他爹是那種殘暴成性不知憐憫為何物的人,他卻有些君子之風。

“就是.....就是天氣熱了些。”朱贊儀繼續笑道,“給您祝壽,臣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禮物。隻帶了些當地的土産,有一種幹龍眼用來熬粥最好不過。”

“臣想着太上皇年歲大了,或許牙口不如當年,讓人裝了幾車帶入京中。您吃着若是好,臣每年都差人來送。”

“好好好!”老爺子連聲稱贊,語氣中滿是欣慰,“你有孝心就好了,大老遠來的還帶什麼東西。你這孩子命苦,少年喪父,又沒什麼兄弟姐妹孤苦伶仃的,這些年咱也沒顧的上你。”

朱贊儀已經是哽咽,“太上皇對臣之恩,臣實在是......臣還記得年少時被您撫養在宮中,您親自過問臣的飲食起居......”

說着,他忽然再次跪下,重重磕了個響頭,“老祖,孫兒給您祝壽了!”說完,捧着金杯,“孫兒願老祖長命百歲,福壽安康!”

随後,捧着金杯一飲而盡。

“好啦好啦!你還小可不能多喝酒!”老爺子大笑,又看着對方對朱允熥說道,“大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