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難得如今老爺子心情舒暢,朱允熥就順着老爺子的話頭,佯裝不懂的問道,“皇爺爺,有個事孫兒一直有些想不通,當初您在滁陽王(郭子興)軍中也算是頂尖人物了,怎麼想到要自立門戶呢!”
說着,又道,“孫兒當年聽學士講這段的時候可是掐了一把冷汗啊!您從滁陽王那出來的時候,可是把手裡的兵權都交了,就帶着淮西二十四将,然後回老家募了幾百同鄉。”
“哈!”老爺子神色傲然,“大丈夫甯為雞首不為牛後,亂世之中給别人賣命有啥意思?人家古人都說,王侯将相甯有種乎?他們行,憑啥咱不行?反正都是腦袋别在褲腰帶上,幹他娘的!”
“就算死,也要死個轟轟烈烈,對得起肩膀上頂這一二十斤的大好頭顱?都造反了,還他娘窩窩囊囊瞻前顧後的還不如在家種地呢?老爺們沒這點心氣,算啥老爺們!”
“老爺們就要豁得出去,你看古往今來那些英雄豪傑人上人,誰不是如此?”
朱允熥馬上豎起大拇指,“皇爺爺,話是這麼說,可您這份膽量和眼光也是古往今來頭一份兒?畢竟您那個時候,手中可沒有本錢啊!”說着,看向李景隆,“你說是不是?”
“啊,是!”李景隆趕緊轉頭,露出五體投地的笑臉來,笑道,“臣少年讀書時,每讀到太上皇您老人家這段故事的時候,那是熱血沸騰豪情萬丈,心神激動不能自己!”
“旁的人手裡拿點人馬,定然想着如何保存實力。可您老人家,卻直接反其道行之,拿下了淮西重鎮滁州。哎,要麼說曆朝曆代,咱大明得國最正,您老人家創業最難呢!”
他倆的一唱一和,把老爺子拍得舒舒服服的,笑得眼睛都不見了。
“其實呀,也他娘的是被逼的!”老爺子笑着說道,“哎,你們是不知道,當初的鳳陽叫濠州,是他郭大帥帶人打下來的,可城裡頭的紅巾軍,可不光是他郭家一夥。”
“郭大帥還有什麼孫德崖,還有後來什麼鳥趙均用彭大,成天是勾心鬥角,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生怕誰把誰給火并吞了。”
“上面的如此,下面的更是成天打,你搶了我的口糧我占了你的營房。哎喲,現在想想那他媽哪是義軍啊,就是一夥土匪呀!”
說到此處,老爺子看着越來越近的城牆繼續笑道,“你别看咱沒讀過啥書,可咱這人有眼光。”
“亂世來了,天下烽煙四起跟着這樣的人能有出息嗎?他娘的濠州屁簾兒大的地方,他們在城裡就要稱王了。一個個的泥腿子氣還沒退幹淨,吃馍沒夠,就穿龍袍了,鬧呢?”
“那他娘的不是上墳燒草紙,糊弄鬼呢嗎?”
“所以咱就想着,不破不立。跟着這夥子人沒奔頭,自己人打成一鍋粥,亂糟糟的整天就知道搶劫。等大元朝的大軍來了,還能抵擋嗎?大夥乖乖洗幹淨脖子等着挨刀吧!”
朱允熥插嘴道,“您這份見識,真是古今罕見!”
這話倒也不是奉承,試問一般人誰能有這份眼光和膽魄呢?
窮人造反無非是為了吃飽飯,當時都是朝不保夕的,過一天算一天,誰不可着能樂呵的時候樂呵?
“這不光是見識,咱當時也耍了些手腕!”老爺子傲然一笑,“你知道咱當時要自立門戶的時候咋跟郭大帥說的?”
朱允熥挨着老爺子坐下,認真傾聽。
李景隆在旁邊趕車,更是一臉崇拜。
“他當時不放人啊,放了咱走他手底下沒啥可用的人!咱不但打仗是好手,做人也不差。其他幾夥子人,也賣咱的面子!”老爺子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的說道,“可是跟着他們實在沒出路,得死中求活啊!”
“咱就跟郭大帥私下說,大帥如今城裡頭幾夥子人都在拼命的拉人入夥,咱們眼看人頭上就處在下風了,得想轍!”
“郭大帥就說,重八你有啥好辦法?”
“咱說大帥呀,你看其他軍頭拉的人都是泥腿子,濫竽充數的打不了勝仗,這麼着你給咱拿倆錢兒拿點糧食,咱回老家莊子上,給你弄幾百精裝後生來。”
“那些後生可不像這些兵油子似的,就知道搶東西,那是真敢拼命的。他們吃了你郭大帥的糧食,穿了你郭大帥的衣裳,拿了你的賞錢自然給你賣命。”
“旁人的話不聽,就聽您的。幾百敢拼命又聽話的精兵,關鍵時刻能有大用場!”
第180章
肇業之始(2)“後來咱就帶着親兵,馱着糧食和錢财布匹回了老家!”
老爺子來了興緻,滔滔不絕的說道,“當時老家人眼看都要餓死了,聽說咱當了義軍的頭頭回來募兵,莊子上的後生們都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