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第10頁)

說着,繼續笑道,“不是孤故意說好話,外藩乃東瀛諸侯,執掌一方之人。可孤觀之,外藩儒雅随和面容中正,一看就知是文武兼備又飽讀詩書的當世良才,實在讓孤大感投緣。”

山名時熙聞言大喜,他們這些東瀛的諸侯大名,不管内心多麼赳赳武夫,但表面都喜歡以士大夫自居。

“殿下又言重了!”山名時熙笑道,“能得殿下謬贊,實在是鄙人三生有幸!”說着,攬過身邊之人笑道,“這是犬子,山名時幸!”

“見過天朝世子殿下!”山名時幸的年紀比朱高熾大了幾歲,态度謙恭。

“果然是虎父無犬子,令郎一表人才。”朱高熾大笑,柔和的目光不斷打量對方。

其實是心中在腹诽,“你爹叫時熙,你叫時幸,你們爺倆一個輩分?”

随後他的目光微轉,在迎駕的東瀛衆人臉上一一掃過,所有人的表情都盡收眼底。

有人的眼神中是炙熱,有人是恭順,也有滿不在乎還有枉然。當然,還有不服和桀骜。

朱高熾雖接受的傳統儒家教育,但作為皇孫,作為朱家的第三代他還沒蠢到以為别人對天朝的恭順是理所當然。四夷臣服,服的可不是天朝兩個字,而是天朝兵威還有國力。

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人也好,一味的高傲隻是自大和愚蠢。

使中華為天朝的除了刀兵還有禮儀,甚至有時候禮比刀還重要。

朱高熾笑笑,“敢問令郎可有表字?”

東瀛禮儀傳自中華,公卿諸侯之間更是以漢學為榮,山名時幸乃是大名之子,自幼接受的也是儒家教育,如何沒有表字?

問對方的表字,是朱高熾釋放的善意。因為稱呼對方的表字,會顯得更親近更友善。

此時朱高熾忽然如此發問,對方父子馬上明白對方話中的含義。

“犬子尚未有表字!”山名時熙鞠躬笑道,而後略微遲疑,“鄙人鬥膽,若世子殿下不嫌犬子粗鄙,還請殿下賜字!”

朱高熾微微沉吟片刻,“這如何使得?”

“您是天朝上國世子之尊,又是陛下欽差,若肯賜字,乃是犬子的榮幸!”山名時熙繼續笑道,“更是山名家的榮幸!必然是千古傳唱的佳話”

他堂堂東瀛一方諸侯,領地之内猶如皇帝一般。

之所以如此低姿态,可不光是因為朱高熾身份的原因。更深層次,是因為自從上次大明錦衣衛指揮使何廣義回大明之後,按照雙方約定,所送來的軍械将官等,讓山名時熙深刻領悟了一句話。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他心中早先自然是有借重大明之意,但更多的是把和大明的私下條約當成了生意交換。可當他見了到達東瀛的大明火器軍操演之後,見識了那開山裂石的鐵炮之威後。

心中的借重已變成了依仗,甚至想着若大明肯給他更多的鐵炮和軍械,還有騎兵,山名家稱霸東瀛易如反掌。

他的麾下還有其他東瀛諸侯之中,不是沒有人反對過分的和大明親近,許多人甚至說高麗就是前車之鑒,與大明親近無異于與虎謀皮。

更有人說,明國皇帝爺倆,都是典型的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之人。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表面上跟你兩國如何如何,說不定私下裡已經抽出了刀子。

可在山名時熙看來,東瀛和大明跨山隔海,他大明即便對東瀛有野心,也隻能暗中窺探。跨海吞掉東瀛,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對于大明,他有借重有依仗,還有利用。

此刻,讓朱高熾賜予他兒子表字,更不是一時口快,而是處心積慮之後的表态。

和大明皇族拉近關系,更是百利無一害。這位燕王世子殿下,他将來要掌握的,可是大明最精銳的北方軍隊。數以萬計的騎兵,數不清的鐵炮火铳。

朱高熾有心示好,山名時熙順水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