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第4頁)

這個人,大明對他一點都不陌生。因為這些年來,他連續征服了阿富汗,花剌子模。甚至提兵北上,和統治俄羅斯的金帳汗國交兵。而且,據說他已經征服了克什米爾,德裡等東印度地區。

後世的印度莫卧兒王朝,既是這位帖木兒的後人在汗國覆滅之後,率殘軍征服印度所建。

朱允熥也知道,在未來,這位帝國的開創者,不但征服了叙利亞,還将俘虜奧斯曼帝國的皇帝,甚至在曆史上,曾有率領大軍,攻打明朝的打算。

這樣一位雄主,如何能對大明臣服?

進貢?

“撒馬爾罕遠在萬裡,其國桀骜不馴,如今對我大明臣服進貢....”李景隆繼續說着,猛然醒悟,“臣有罪,皇三子降生非是三喜臨,是四喜臨門.....”

說着,他忽然見到朱允熥臉色有些不對,趕緊閉嘴。

“大孫,可是有啥不妥?”老爺子也看出不對,開口問道。

朱允熥放下國書,緩緩開口,“孫兒以為,他的進貢來的太巧了。”

“無事獻殷勤!”老爺子頓時醒悟,眼中兇光四現。

“不過,伸手沒有打笑臉人的道理!”朱允熥微微一笑,“李景隆!”

“臣在!”

“傳旨給宋晟,帖木兒帝國之使者若來,派遣勁卒沿途護衛,不得停留地方,快馬送至京師。不可使其知曉,我中華山川湖泊驿道關隘,尤其是水源之地!”

“臣遵旨!”李景隆忙道。

皇上的意思很明顯,這是怕那些所謂使者是探子,探查我大明的虛實。

确實如此,曆史上的帖木兒準備了大軍八十萬,且有供應大軍可以吃七年的糧草,準備攻打大明。

“雖說這老小子後來突然病死了,可還是小心為上!”朱允熥心中暗道。

第56章

軍政(1)上谕,因平夷武威郡王保國公太子太師藍玉為國事戰死疆場。上,辍朝三日以示哀榮。

文官們以為皇帝是因為藍玉的死沒心情處理朝政,殊不知在乾清宮中,朱允熥召集了大明軍事集團最核心的成員,進行軍事會議。

同跟文官們說話不同,舉行會議的地點就在乾清宮的正殿,更加莊嚴肅穆。朱允熥高坐在寶座上,武臣們分列兩班,都坐着圓凳。

乾清宮的殿門關着,門外由鄧平帶領勳職侍衛守護。連大總管王八恥等人,都要遠遠的站着,無皇上口谕不得靠近。

這是大明朝的規矩,當初國朝剛定之時,太上皇和太子就是這樣召集将領,商讨戰事。

朱允熥穿着紅色印金線團龍袍服,黑翼紗冠,面沉如水。

武臣們左右泾渭分明,左邊是五軍都督府大都督魏國公徐輝祖,右邊是剛剛回京領京營總兵官的龍虎上将軍平安。

再往後,江陰侯吳高,長興侯耿炳文,驸馬都尉李堅,記名總兵官都督周興,總兵官劉真,張文傑,房寬.....等等。

數十位正值壯年的将軍,正是大明如今武将的最中堅力量。其中劉真,周興等人是朱允熥早先特意從邊疆調回,充斥京營軍旅,在督軍府挂職用以參謀。

這些将軍們雖比不上開國淮西勳貴的赫赫戰功,可也在邊軍當中曆練了十幾年,打過硬仗見過真血。

當然,除這些人外還有武定侯郭英,景川侯曹震,越郗侯俞通淵等功勳老将。不過這些老軍侯們,隻是旁聽,取查缺補漏之意。

另外,曹國公李景隆,鄭國公常升,保國公藍春也參與列會。

唯一的文官,就是兵部尚書茹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