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第6頁)

“那...臣鬥膽,如藍公一般蓋旗嗎?”李景隆又問道。

他本是七竅玲珑心之人,之所以如此慎重,就是因為馮勝的身份太過特殊,而且牽扯也多。他更知道,其實皇上心中因為周王的事,似乎對馮勝有些微辭。

再往深處想,當初太子朱标逝去時,第一批跳出來死保皇上上位的人中,其實并未有宋國公馮勝。而是後來局勢稍稍明朗,再加上淮西勳貴們的逼迫和切身利益,宋國公才站到了皇上這邊。

以李景隆對朱允熥的了解,這并不是一位特别....大度的皇帝。萬一他李景隆辦的花團錦簇了,誰知皇上會不會忽然挑刺生氣。

朱允熥哪知道李景隆這些小心思,人死為大,人都死了還想

這些作甚?要想,也是要想人家的好處。

這幾年淮西勳貴老臣接二連三的病故,剩下的人也都是風燭殘年。

出于帝王的考量,或許不能如以前那般重用他們親近他們。但從感情角度來講,難免還是有些感傷。

“開國之公,你說呢?”朱允熥瞥了李景隆一眼,“身後殊榮事,還用朕教你?”

這下李景隆全明白了,那就好好辦,辦得越風光越好。

此時,朱允熥似乎想起了什麼,問道,“你方才說郭英曹震問你什麼?”

“他們是問,百年之後是否有資格蓋日月之旗!”李景隆笑道,“臣說這事是皇上聖裁的,臣哪裡知曉。他們還讓臣..跟您探探口風。”

“你怎麼回的?”朱允熥繼續道。

“臣說恩出于上,皇上願意給是皇上的恩典,臣做臣子若因為私情探皇上的口風,那不是揣摩上意嗎?”李景隆低聲笑道,“他倆糊塗了,臣還沒糊塗!”

“哈,你莫糊塗,你這話不就是在試探朕的口風?”對方的小心思朱允熥心知肚明。

“臣不敢!”李景隆忙道。

“國旗乃大明之旗,日月所在之處皆為大明之土,日月之下江山昌明。”朱允熥歎息半聲,開口道,“也不妨告訴你,凡是開國功臣,都夠格在百年之後身蓋國旗!”

“皇上聖心仁厚,遠超曆代....”

“行了,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朱允熥擺手,随後笑道,“回頭你告訴郭英和曹震他們踏踏實實的,都有資格蓋。”說着,看了李景隆幾眼,“不過你嘛....”

“臣身居公爵之位,一是皇上垂愛,二是父祖的福萌,于國于君沒有半點建樹,實不敢貪功!”李景隆忙道。

“也不是沒機會!”朱允熥揶揄道,“若是如藍玉一般為國戰死,也能入蓋國旗英烈祠功臣廟!”

李景隆瞬間滿頭冷汗,心中暗道,“我甯願不要這份殊榮!”

朱允熥打趣他幾句,心情大好,随後開口道,“來人,給朕拟旨!宋國公馮勝之爵,子馮誠襲之,加五軍都督府右軍左都督!”

(其實馮誠是馮勝的侄子)。

第67章

敲打(2)“襲國公的爵位,加五軍都督府右軍都督?”

李景隆心中暗道,“這有點怪呀!”

五軍都督府在開國之初權力太大,後被老爺子拆散分開。到現在最主要的作用,其實并不是管理天下的軍隊。而是作為皇帝饒過兵部,直接掌握軍隊軍權的的機構。

而且自從淮西勳貴們漸漸撤權之後,五軍都督府中的都督多是虛職,且由各地總兵都指揮使兼任,說白了就是個頭銜沒有半點權利。

“馮誠原先手裡好歹有點小權,這回明升暗降是半點實惠都沒有了!”李景隆心中暗道,“國公之位能保住馮家的富貴嗎?”

“大概是能保住,隻要他不作!不過,一個沒有實權的公爵之家,能守住公爵的帽子?扯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