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等參見皇上!”
京營總兵官平安,驸馬都尉梅殷,胡觀,曹國公李景隆,錦衣衛都指揮使何廣義進殿叩首。
“平身!”朱允熥淡淡的說了一句,臉上看不出什麼神色。
等幾人落座之後,朱允熥緩緩開口道,“朕找你們來,是說是說大内宿衛的事兒!”
話音剛落,平安梅殷還沒反應過來,李景隆跟何廣義則是心中一動。
“皇上對皇城侍衛親軍不滿?”兩人心中暗道,同時心中生出幾分惶恐之意。
侍衛親軍是一個籠統的稱呼,明朝的皇家侍衛不像清朝那樣,侍衛都是從八旗之中軍功貴族家選拔子弟。大明朝的侍衛親軍,是一個非常複雜且龐大的都系統。
侍衛親軍又叫上十二衛,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錦衣衛,金吾衛,羽林衛,虎贲衛等。侍衛成員除了勳貴子弟之外,多從軍中精挑細選,有些漢時六郡良家子的意味。
此時紫禁城内外共有侍衛八千三百人,由公侯伯驸馬等皇帝心腹統領,下面更設置了侍衛官,指揮使等職。這樣的組織結構既保證了皇城的安全,也不會使得有人大權在握。
但在朱允熥看來,這樣的侍衛親軍太過臃腫,而且成分太雜。
比如錦衣衛,何廣義這個錦衣衛指揮使的全名是錦衣衛都指揮使,他不但掌管着南北鎮撫十四個百戶司,而且還有宮中一千五百名錦衣衛。
而皇城外圍那些健卒侍衛,多從府衛前軍的幼軍中選出。所謂幼軍,就是青年軍,全是二十多歲血氣方剛的小夥子。這些人隸屬于作戰部隊,也就是說屬于現在平安掌管的京營。
“洪武十五年皇爺爺設上十二衛為皇帝親軍,則健壯者用以拱衛皇城。”朱允熥看着幾人繼續開口,“皇爺爺的用意是好的,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皇城侍衛人員更疊有進有出,人員駁雜人數臃腫,所以朕有意改之!”
對這幾位臣子,沒必要如同文官那樣話裡藏話,有什麼說什麼才是最直接有效的。
“臣為十二衛親軍左都指揮。”驸馬梅殷忙起身說道,“如何整改,請皇上明示!”
“坐坐!”朱允熥按手笑道,“朕的意思是從此以後十二衛軍合為一體,既然是朕的親軍,沒有必要分什麼彼此。人數嗎,暫設定為兩萬人。”說着,看看幾人,“就叫羽林衛,驸馬朕是信得過的,你仍舊代管。”
說到此處,頓了頓,再看看幾人,“不過既然是朕的親軍,那就不能是樣子貨。在内要為定海神針,在外要為能征善戰。所以呢,除驸馬梅殷之外,平安為羽林衛都指揮使!”
“臣遵旨!”平安起身,不卑不亢。
“梅殷和平安兩人管着皇上的親軍,一個是老爺子的養子,一個是老爺子的姑爺,這倆人身份上就不可能勾連到一塊!”李景隆聞言,心中暗道,“既能相互制約,這兩人又都是忠心耿耿!”
想着,他心中忽然有些覺得不對,“皇上好好的忽然改革侍衛軍制,是不是要提拔心腹之人,用來掌管皇城宿衛了?”
“你是帶兵之人,朕把親軍交給你,是盼着你能帶出一支虎狼之師,别辜負了朕!”朱允熥繼續說道。
“皇上放心,既然十二衛合并為一軍,自然要去除糟粕以精華成軍。”平安開口道,“若不能戰,臣提頭來見!”
“下面再說說皇城侍衛這一塊!”朱允熥的目光微微轉動,“何廣義!”
“臣在!”
“日後宮中的錦衣衛從你的錦衣衛中剝離出來,不再歸你統屬!”
何廣義忙起身叩首,“臣遵旨。”
不知為何,皇帝明明沒說什麼,可他心頭就是咚咚的狂跳,陣陣心悸。
“坐那說話!”朱允熥擺擺手,“宮中的侍衛們單獨成軍,人數不用多三五千人即可,朕欲名....就叫侍衛親軍,簡單明了!”
“皇上聖明!”幾人同聲說道。
人數不多三五千人,但誰都知道這三五千人一定是精華中的精華,軍中皆是以一當十之人。而這支親軍直接負責紫禁城的安危,領兵之人更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