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群臣再次不滿的叫嚷起來。
“死胖子,這才像你嘛!”朱允熥心中暗道。
他說的對,不是應天不好,而是應天和北平比起來作為這個幅員遼闊的帝國都城,有着天然的劣勢。
後世人常說,大明是天子守國門,其實在朱允熥看來,這話正确也不正确。
正确的是,北平确實是國本。
但大明遷都北平最根本都用以,壓根就不是守國門,而是打出去,以合法的名義統治天下被日月照耀之疆土。
不是什麼天子守國門,而是天子狩邊!狩獵于邊也!
北平可以加強對東北西北的控制,确保能動員更多的兵力,面對北方強敵的挑釁。
除了在軍事上,更重要的是在地域上經濟上。
此時大明的經濟中心在南方,河南河北山東這些地方在元末時已打爛了,而且由于之前長達數百年的割裂,南北兩地急需一個可以溝通南北的紐帶。
另外,定都于北平,可迅速發展華北西北的商業。南方的商品沿着運河海路北上,北方龐大的内需也可以使得南方經濟更加興旺,這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最重要一點,金陵應天府太過于紙醉金迷。
“世子殿下所要遷都才能永保大明北方邊境太平!”此時,戶部尚書張紞緩緩開口道,“臣看來确實有些....異想天開!”
“若以北平為都,城郭宮城要修,漕運南北大運河要通,到時候恐怕我大明這些年好不容易攢的這點家底,又要....打了水漂!”
“張尚書所言甚是!一家一戶搬家都不是小事,何況我大明?”
“遷都北平?這不是異想天開是什麼?”
“年輕人真敢想也真敢說!”
“就算遷都,何必去北平?”
“朝廷過去,你燕藩去哪?”
臣子們再度沸沸揚揚的議論開來,許多人對朱高熾的提議嗤之以鼻,但也有許多人在低頭沉思。
“井底之蛙!”朱高熾心中不屑,“遷都北平,大明北地則無藩!這招不比處心積慮想着怎麼削藩更堂而皇之更好用嗎?”
“好了!”朱允熥微微擺手,殿中又再安靜下來。
“燕世子不過是順嘴一說,話趕話趕上了!”朱允熥開口道,“就算是遷都,也不是三言兩語一場朝會就能定下來的事!”說着,看看群臣繼續說道,“今日叫諸愛卿來,說的是北元和瓦剌的戰事,不要跑題了!”
說完,他給了朱高熾一個肯定的眼神,繼續道,“不管如何,朕已經答應燕王的事,不能言而無信。戶部工部,所需的糧饷器械趕緊籌備!”
第104章
平地驚雷(2)許多人把朱高熾所說的遷都當成了禦前朝會的插曲,但也有人在皇帝的話語之中感到了别的意味。
尤其是朝會的最後,皇帝在群臣異口同聲的反對聲中,欽點燕王世子進了南書房為參贊。
~~
“本朝君居于内,而王于外!”
朝會散去,除卻南書房的大臣之外,臣子們都三三兩兩的散去。
解缙手捧一盞茶,站在南書房旁邊,點心房的窗口,看着窗外低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