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着風帆的帆船上,足利義持按着腰間的武士刀,瞪大眼睛惶恐的看着眼前,幾乎和天際一般平行的城牆。
“斯國一!”作為東瀛幕府将軍足利義滿的侄子,這次大明之行的使節,足利義持忽然發現,他竟然沒有半點言語,可以用來形容大明朝恢弘的都城,他隻能一遍遍的重複着這種語氣詞,用以表達自己的震撼。
“這裡比京都大了十倍!”足利義持旁邊,護衛武士橋本有菜也是一臉震撼,“人也比京都多了十倍!”
“何止十倍!”足利義持看着江面上幾乎是水洩不通的商船,發出感歎,“不愧是天朝啊!”
“前邊可是東瀛倭國的使船?”
突然,擁擠的海面上,一艘快艇在商船的縫隙中穿行而來,穿着鮮豔飛魚服的錦衣衛,站在船頭大喊。
“正是!”足利義持用憋足的漢語大聲道。
“斯國一!”橋本有菜看着對面小船上那身形壯碩的錦衣衛,低聲道,“好雄壯的男兒!”
“尊使遠來辛苦了!”那錦衣衛拱手大聲道,“在下錦衣衛百戶紀綱,奉曹國公和都指揮之命,前來迎接!”
“曹國公大人親自來了?”作為足利義滿的使節,大明的英雄譜足利義持不知背的多滾瓜亂熟,曹國公李景隆何許人,他一清二楚。
“公爺沒來啊?”紀綱一怔,随後笑道,“今日在岸上迎你們的是理藩院要楊大人!”
足利義持的身份,哪能用得着李景隆親自來迎?
可是顯然,他這個東瀛人不懂紀綱這麼說的含義。
不等他說話,紀綱又大聲對周圍喊道,“趕緊把水面清理出來,讓倭使的船靠岸!”
江面上,那些稅吏水軍開始忙碌起來,不住的催促着擁擠的商船讓路。
“倭人?他們來幹什麼?”有人低聲問道。
“誰知道了?八成給皇上送美女來了!”
“美女?在哪呢?沒看着啊?”
第130章
來錢兒(!)倭國使節一行,被安置到成賢街的理藩院迎賓館之中。
成賢街在四牌樓的東邊,國子監的身後。從水關碼頭上岸,坐着馬車還有走兩個時辰才能到地方。
這一路上,模樣有些怪異的倭人使,引得路人頻頻張望。尤其是他們身後跟着那一串長長的,載得滿滿的馬車,更引得百姓竊竊私語,連國子監的學子們都出來張望。
皇城根下的老百姓眼睛尖,一看這些人就知道是來給大明朝進貢的。但百姓們關注的焦點并不在進貢這件能展現國威的事上,而是在感歎皇帝老子家裡又要多了無數寶貝。
不過在探聽得知是東瀛倭人的使節之後,看熱鬧百姓們的情緒驟然從好奇變成了憤怒。
大明朝開國的時,東南沿海鬧倭寇的事兒可還曆曆在目呢!官府的邸報都說了,倭寇無惡不作燒殺搶掠就跟畜生一樣。據說連八十老婦襁褓中的孩子都不放過,當初太上皇他老人家還親自下旨,軍民人等隻要砍一個倭寇的腦袋,就賞一個五兩的大銀。
“大明的京城是進了,可是不知道何時才能見到大明的皇帝!”
車廂中,足利義持看着窗外沸沸揚揚的人群,面有憂色。
“一切盡人事聽天命吧!”他身邊的橋本有菜無奈的開口,随後看了一眼窗外的人群,感歎道,“到了明國的土地,我才明白那句古話!”
“什麼古話?”足利義持問道。
橋本有菜神色鄭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說着,頓了頓,“明國人口是我們十倍,物産也是我們十倍,相比于我們東瀛而言就是不可撼動的龐然大物。當初将軍閣下收到明國的照會,要将軍閣下清繳騷擾明國海疆的狼人武士,許多人還不以為然,私下說将軍閣下軟弱!包括這次出使明國,許多人認為我們是行臣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