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萬世開頭難,世上的事隻要有了個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
朱允熥沉思片刻,“就叫就大明南洋艦隊!”
“這民兒有些怪!”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臉上卻笑道,“有皇上金口賜名,此次出海勢必一帆風順太太平平。臣這就命人,把南陽艦隊的大旗做出來,挂在咱們大明艦隊的船頭!”
朱允熥淡淡一笑,不經意的轉頭,卻見朱高熾和戶部張紞等人,面有憂色。
“張愛卿,永熙!”朱允熥開口道,“你二人有何事?”
朱高熾胖乎乎的臉,顯得有些苦大仇深,抽搐片刻開口道,“臣和張尚書,是憂心今年開春的雨情!”
說着,繼續道,“自三月二十八以來到今日四月初二,五天時間内已下了三場大雨。都是遮天蔽日漂泊大雨,工部來報,長江水位已漲了兩級。”
“而且工部和欽天監說,看樣子這雨還要繼續下,且小不了!”
聞言,朱允熥臉色也凝重起來,“雨大傷農啊!”
這時代的農業都是靠天吃飯,不下雨不行,一直下雨更不行。如今各處春耕正忙,趕上這幾場惱人的大雨,隻怕農人的春苗都要泡在水裡。
“京畿周圍還好些,臣擔憂的是淮北!”朱高熾憂心忡忡。
而張紞也開口道,“要堤防黃河改道!”
第187章
天下民心(2)淮北不是一塊小地方。
它位于黃河以北,包括山東的西南部,河南的南部,安徽和江蘇的北部,面積人口根本不亞于普通行省。
他位于帝國内陸之中,又是大明衆淮西勳貴的老家,本該是物産豐饒之地,可現在卻是最讓大明頭疼的地方。
無他,水患。
自隋唐開鑿大運河連通南北之後,每年但有黃河大水,就會順着運河直接淹沒整個淮北。而為了大運河的日常維護修葺等,淮北百姓又要給朝廷當牛做馬。
等前趙宋時期,北宋定都汴梁,更是要依靠大運河的水利。但北宋之時,因為朝廷有錢,再加上商賈之利,淮北地區一度非常興盛。
可等到南宋時期,淮北就徹底成了中原王朝的棄子。
首先是所謂的南宋名将杜充,面對金軍完顔宗望不但望風而逃,還順帶着掘開了黃河大堤,使得整個淮北地區化為澤國。
金軍沒殺多少人,淹死的百姓卻高達數十萬。而死于洪水所帶來的瘟疫和饑荒之下的百姓,更是數倍于此。
杜充逃跑,使得河北淪陷,淮北成了宋金的最前線,從此雙方在這塊土地上打了數百年。好金滅元興,又是在淮北這地方打了數十年。
淮北人的好戰耐戰,純粹是被打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
百十多年的戰争,使得淮北民不聊生。而黃河水患更是無人治理,洪水所帶來的危害,并不是洪災那麼簡單。
屢次水患之後,被黃河水泡過的農田就變成鹽堿地,更是不利于耕種。所以整個淮北地區,這些年一直陷入惡循環,窮山惡水民風頑。
即便是大明開國之後,朝廷投入巨資,可也收獲不大。
而且治理水患的重心也隻有兩點,一是大明祖陵,二是漕運。
其實老爺子之所以當年對淮西勳貴大開殺戒,和淮北的窮困潦倒也有幾分關系。好的土地都在這些開國勳貴或者地方富戶手中,無數貧民隻能守着家中的鹽堿地,苦苦哀嚎。
時至今日淮北之地農業不行,商業不行,唯獨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鹽。但淮北的鹽場,所帶來的效益也進了大明王朝朱允熥和老爺子他們爺倆的私人荷包。